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用表达方式

如题所述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
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
牺牲的人民英雄们
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
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
牺牲的人民英雄们
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
从那时起
为了反对内外敌人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
在历次斗争中
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近日
撒贝宁在节目中
用起立背诵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方式
向永垂不朽的人民英雄致敬
他说道
“今天大家去天安门
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
是当代人
以这种方式
追忆我们的英雄”
他谈起自己小时候
参加爱国主义主题演讲比赛时
准备的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
从他的话语里可以感觉到
爱国主义和追忆英雄
是分不开的
网友们纷纷留言: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1958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
这块纪念碑生动表现了
人民革命波澜壮阔的历程
是新中国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建筑物
它的存在
是纪念英雄
也是鼓舞生者
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1949年第一届政协会议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为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人民英雄纪念碑。
因为天安门广场承载着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传统,是全国各族人民敬仰和向往的地方。周恩来提议将纪念碑建在天安门广场。
周恩来的提议获得代表们的一致赞同和一致通过。9月30日下午6时,闭幕式后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建立纪念碑的奠基典礼。
周恩来代表主席团致辞说:“我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号召人民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特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建立一个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现在,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我们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外举行这个纪念碑的奠基典礼。”

1949年9月30日,周恩来主持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
成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
有关纪念碑兴建委员会的提法最早见于1951年2月2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给政务院的报告。这一报告由北京市市长聂荣臻、副市长张友渔、吴晗签署,其主要内容是纪念碑拟于1951年春开始施工,并提出了组织机构的建立和工程预算。
1952年5月10日,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正式成立。该委员会主任由时任北京市市长的彭真担任,副主任由国际著名建筑家梁思成、郑振铎(时任文物局局长等职)担任,秘书长为薛子正(时任北京市人民政府秘书长)。王明之(时任北京市建设局局长)为工程事务处处长。工程事务处下设七个组,分别为:建筑设计组、美术工作组、电气装置组、土木施工组、石料供应组、财务核算组(由中财委负责)、摄影纪录组。
此外,专设一个委员会,在中国科学院现代史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下,研究浮雕画片所需的史料题材。会议还决定,人民英雄纪念碑系伟大而永久的革命纪念物,必须集中全国最优秀的人才从事此一工作,必要时可以通过中央人事部,向全国各地调用干部。
确定设计方案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定后,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随即向全国各建筑设计单位、大专院校建筑系发出征选纪念碑规划设计的通知。到1951年,就收到140多件各种形式的设计方案和设计修改方案(截止最后定案时共收到240多件)。海外华侨也积极献计献策,华侨领袖陈嘉庚组织华侨绘制了图纸,并制作了水泥柱头模型。
为了体现周恩来总理关于建筑纪念碑的目的在于“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的指示,1953年3月,兴建委员会从240多种设计方案中精选出8种,向专业设计人员广泛征求意见。
1952年,有关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征求各界人民的意见,归纳、修正成最后的图样。确定碑型后,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52年8月1日正式动工兴建。
确定整体碑型的造型和外观
碑通高为37.94米,碑基面积约3000平方米。碑座分两层,四周环绕汉白玉栏杆,均有台阶。底层座为海棠形,东西宽50.44米,南北长61.5米。上层座呈方形。台座上是大小两层须弥座(一种侧面上下凸出,中间凹入的台基,由佛座逐渐演变而来)。
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8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分别以虎门硝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队、胜利渡长江为主题。
在胜利渡长江的浮雕两侧,另有两幅以支援前线、欢迎解放军为题的装饰性浮雕。浮雕高2米,总长40.68米,浮雕刻有170多个人物,概括而生动地表现出我国近百年来人民革命的伟大史实。上层小须弥座四周镌刻有以牡丹、荷花、菊花、垂幔等组成的8个花环。两层须弥座承托着高大的碑身。碑心是一块长14.7米,宽2.9米,厚1米,重达103吨的大石。

人民英雄纪念碑整体形象
碑心正面(北面)镌刻毛泽东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于1955年6月9日题写)8个镀金大字;背面是周恩来题写的毛泽东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起草的碑文。
碑文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此碑文中的“三年以来”是指解放战争;“三十年以来”是指自1919年五四运动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到1949年新中国建国;而1840年则是中国受侵略的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从此弥漫着滚滚硝烟,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三个时间段中,都有中国爱国志士的不屈抗争。
碑身两侧装饰着用五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浮雕花环,象征人民英雄的革命精神万古长存。题字都由阴文镌刻在石面上,然后采用中国传统的镏金方法,做成钢胎金字镶嵌进去。碑题、碑文共用黄金130余两。整座纪念碑用17000多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雄伟壮观,庄严肃穆。纪念碑浮雕石料采自北京房山的汉白玉矿。纪念碑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筒体,将碑座和碑身各部分石块牢固地拉结浇注在一起。
共同关心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兴建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直接指示下完成的。史料中有一份珍贵的毛泽东手书批示。
事情缘于朱启钤、章士钊、叶恭绰三位民主人士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后,向毛泽东建议,对纪念碑的设计提出新的意见,如:浮雕史料应特别慎选,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图画不可漏略;浮雕用材可考虑铜铸;整个图形宜再行斟酌;各部分纹样宜另行选择,明清两朝纹样纤弱无力,不宜多用等。
毛泽东看到建议后,批示:“彭真同志,此件请付委员会讨论并邀建议三人参加。”在北京市档案馆的档案中还有另一份毛泽东亲笔修改的纪念碑奠基石碑文草稿。原碑文是彭真拟写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中国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奠基典礼”,毛泽东将它改为“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中国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当毛泽东把撰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题字送来后,刘开渠为请周恩来总理写碑文,按照碑身的大小比例,打了一张格子交送上去。不久,周恩来总理把写好的碑文亲自送到工地,并谦虚地说:“我躲到北戴河练了一个星期的字,你看行不行?”
刘开渠于1953年调到北京,担任纪念碑的设计处长兼雕塑组组长。在此之前,纪念碑四周要做八块浮雕的设想已定下来。浮雕表现什么内容,经反复讨论,确定根据碑文,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100多年历史中,举出八个题材,可是具体到表现每个历史时期,把什么人物刻在画面上,刻不刻党的领袖等,却一时无法确定。设计处只好请示毛泽东。毛泽东指示,每个情节中的人物,只雕刻到连队的干部、不要把高级领导人刻在面上。当有人提议表现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时,毛泽东不同意,坚持说:“还是刻‘八·一’南昌起义!”
题字
1949年10月,著名书法篆刻家魏长青应邀参加了建碑工程。毛泽东的题字原先是写在信纸上的,每个字只有两寸左右见方。要把这些字刻到碑心石上,首先要把字放大20倍,其中一个“永”字就有两米多高。当时,工作人员借助于幻灯投影机将字放大,然后按着光影把字描下来。可是这样描出的字却失掉了原手写体的神韵。魏长青仔细分析了毛泽东手写体字的特点,随后精心描摹,细致加工。最后他把加工好的字照相缩小20倍,与原手写体相对照,竟不差毫厘。技艺精湛的石匠们据此将放大了的字体刻上石碑。

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正面碑文
但由于碑心石是花岗岩,又硬又脆,一刻就崩,雕刻工作因此一度中断。魏长青便建议:把胶皮覆盖在碑体上,将需要镌刻部位的胶皮挖下来,形成“阴文”轮廓,然后用高压喷射矿砂往花岗岩上“打”。就这样,石匠们终于成功地镌刻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八个边缘整齐、熠熠生辉的大字,使之光照千古,永存于人民的心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29
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碑文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天安门广场。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镌刻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

第 1 页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此碑文中的“三年以来”是指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三十年以来”是指以五四运动起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展开全文

免费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全文
限免
导长图
转存到网盘
发送至微信
下载文档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版本号8.0.70 隐私政策 权限说明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专属归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第 2 页



为您精选人民英雄纪念碑纪...会员文档562篇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3.1W人阅读
人民英雄纪念碑
2364人阅读
人民英雄纪念碑
2480人阅读
人民英雄纪念碑
1594人阅读
获取全部文档3863人在看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用表达方式
文件夹

《人民英雄纪念碑》课件 - 百度文库
4.1分
1000阅读
近期下载量飙升
第3单元11《人民英雄纪念碑》 - 百度文库
4.1分
1182阅读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 百度文库
4.1分
1000阅读
值得一读
剩余17篇精选文档

前往APP一键获取全部合集
相关文档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3.1W人已阅读
宝藏文档
人民英雄纪念碑
2878人已阅读
百里挑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
2480人已阅读
人民英雄纪念碑
1594人已阅读
人民英雄纪念碑
1616人已阅读
人民英雄纪念碑
1000人已阅读
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碑文
1000人已阅读
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碑文
2.0W人已阅读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2003人已阅读
第2个回答  2022-11-29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
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
牺牲的人民英雄们
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
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
牺牲的人民英雄们
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
从那时起
为了反对内外敌人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
在历次斗争中
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近日
撒贝宁在节目中
用起立背诵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方式
向永垂不朽的人民英雄致敬
他说道
“今天大家去天安门
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
是当代人
以这种方式
追忆我们的英雄”
他谈起自己小时候
参加爱国主义主题演讲比赛时
准备的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
从他的话语里可以感觉到
爱国主义和追忆英雄
是分不开的
网友们纷纷留言: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1958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
这块纪念碑生动表现了
人民革命波澜壮阔的历程
是新中国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建筑物
它的存在
是纪念英雄
也是鼓舞生者
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1949年第一届政协会议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为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人民英雄纪念碑。
因为天安门广场承载着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传统,是全国各族人民敬仰和向往的地方。周恩来提议将纪念碑建在天安门广场。
周恩来的提议获得代表们的一致赞同和一致通过。9月30日下午6时,闭幕式后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建立纪念碑的奠基典礼。
周恩来代表主席团致辞说:“我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号召人民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特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建立一个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现在,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我们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外举行这个纪念碑的奠基典礼。”

1949年9月30日,周恩来主持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
成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
有关纪念碑兴建委员会的提法最早见于1951年2月2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给政务院的报告。这一报告由北京市市长聂荣臻、副市长张友渔、吴晗签署,其主要内容是纪念碑拟于1951年春开始施工,并提出了组织机构的建立和工程预算。
1952年5月10日,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正式成立。该委员会主任由时任北京市市长的彭真担任,副主任由国际著名建筑家梁思成、郑振铎(时任文物局局长等职)担任,秘书长为薛子正(时任北京市人民政府秘书长)。王明之(时任北京市建设局局长)为工程事务处处长。工程事务处下设七个组
第3个回答  2022-11-29
碑文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此碑文中的“三年以来”是指解放战争;“三十年以来”是指自1919年五四运动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到1949年新中国建国;而1840年则是中国受侵略的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从此弥漫着滚滚硝烟,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三个时间段中,都有中国爱国志士的不屈抗争。
碑身两侧装饰着用五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浮雕花环,象征人民英雄的革命精神万古长存。题字都由阴文镌刻在石面上,然后采用中国传统的镏金方法,做成钢胎金字镶嵌进去。碑题、碑文共用黄金130余两。整座纪念碑用17000多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雄伟壮观,庄严肃穆。纪念碑浮雕石料采自北京房山的汉白玉矿。纪念碑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筒体,将碑座和碑身各部分石块牢固地拉结浇注在一起。
第4个回答  2022-11-29
碑文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此碑文中的“三年以来”是指解放战争;“三十年以来”是指自1919年五四运动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到1949年新中国建国;而1840年则是中国受侵略的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从此弥漫着滚滚硝烟,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三个时间段中,都有中国爱国志士的不屈抗争。碑身两侧装饰着用五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浮雕花环,象征人民英雄的革命精神万古长存。题字都由阴文镌刻在石面上,然后采用中国传统的镏金方法,做成钢胎金字镶嵌进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