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和轨道交通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1、定义不同

轨道交通又称轻轨,通常是用来形容载客量小、移动速度快的轨道交通工具,轻轨有自己的运行轨道,但不一定要与其他车辆隔离,在陆地上行驶(如有轨电车、轻铁)。重轨,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地铁。载客量大、高速运行、独立(隔离)于其他交通工具的轨道交通。国内常常把地铁的地上部分称作轻轨,其实是不对的。

2、路权不同

根据UIC给出的国际通行定义:轻轨列车具有进入标准混行区间能力的传统钢轮列车;地铁是不具有混行能力的传统钢轮列车。标准混行区间能力就是所谓的共享路权,既轻轨虽然有自己固定的轨道,但是道路上其他的车也可以通过这个轨道。而地铁就霸道的多,整个区间隧道都是他的,容不得其他车辆染指。

3、客运量不同

轻轨和地铁是按照运量划分的,每小时单向最大运量不少于1万人、不多于3万人的属于轻轨,每小时单项最大运量不少于3万人的属于地铁。

4、申报条件不同

申报建地铁的城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以上。

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应达到下述基本条件: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6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15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1万人以上。

扩展资料:

无论轻轨还是地铁,都可以建在地下、地面或架空路上。而对于钢轨重量,虽然地铁的轨重一般要大于轻轨,但为了增强轨道的稳定性,减少养护和维修工作量,增大牵引供电回流断面和减少杂散电流,地铁和轻轨都趋向选用重型钢轨。

轻轨和地铁首先是运送能力的不同,用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来表示,地铁的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为3-7万人次,轻轨的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为1-3万人次。其次,还表现车辆的轴重和尺寸的不同,地铁车的轴重普遍大于13吨,而轻轨车普遍小于13吨。

地铁车宽度一般为2.8-3米,轻轨车宽度一般为2.3-2.6米。此外,地铁和轻轨车辆对路线转弯半径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地铁正线的最小转弯半径一般要求不小于300米,困难地段不小于250米,而轻轨一般要求正线最小转弯半径不小于100米,困难地段不小于50米。另外,地铁与轻轨在列车编组数量、车辆定员、最高运行速度等方面也存在区别。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地铁

百度百科-轨道交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