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传统节日走进现代生活?

如题所述

在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上,应注重对传统节日所有权的保护。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被定为法定节假日,促进了旅游市场的快速增长,传统节庆文化、民俗文化与旅游产品的结合也备受游客欢迎。春节期间,各式各样的庙会吸引人们走出家门观赏演出、购买年货、祈福祭拜,表达对新年的希冀。

中秋佳节的诗会、赏月、放灯等活动,表达对阖家团圆的美好希望;清明节人们除了祭祀先人外,也会踏青插柳,体验乡野之乐。在节庆活动中,祭祀仪式、巡游、餐饮、祈祷字符、庆典爆竹、戏剧舞蹈、雕刻绘画等形式,都可以转化为供游客参与体验的文化旅游项目。

让游客在参与节日娱乐活动过程中提升旅游体验,近距离体验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自然遗产的了解与认同。专家指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游客对旅游项目体验性、文化内涵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

节庆活动丰富的表现形式、深厚的文化底蕴契合了游客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在旅游产业提质升级、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进程中,更应挖掘好节庆文化的“宝藏”,为旅游产品注入更加丰富的内涵。

在不少地方,传统节庆文化与当地的非遗文化、民俗文化深度融合,让地方特色文化更生动地展现出来。刚刚过去的端午节,除了最为人们所熟悉的祭屈原、赛龙舟、吃粽子等传统活动,北方一些地区,还保留着踏柳吟诗、射箭、打马球等当地流传的节日活动。

体现了北方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中秋节,除了多数地方的祭月、赏月、拜月活动,有的地方挂灯笼、猜灯谜、舞草龙,在北京传统里,拜兔儿爷是最有特色的中秋习俗,部分地方还有“走桥”的习俗。

在我国广阔的地域上,多样化的民族文化更是赋予了民族节庆更丰富多彩的内容,成为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在云南,彝族有火把节、插花节、赛装节,白族有三月街节、开海节、绕三灵,傣族有泼水节、送龙节,多元民族的特点让云南的节庆文化格外异彩纷呈。

随着当地旅游发展和节庆文化宣传,这些活动形成了不小的影响力。多种多样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少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千百年的传承中,这些节日成为当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需要加强挖掘、整理、普及和传承。



让民俗文创产品走进现代生活

当前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创面临着形式单一、同质化等问题,旅游市场的热度让商家重消费、轻文化,包装豪华的月饼、粽子或景区售卖的低端、相似的纪念品遮盖了应有的文化价值。人们的审美需求、文化素养不断提高,对民俗文创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为民俗文创产品的深度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

节日等民俗文化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民俗节日饮食、节庆仪式、节庆物品的背后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凝聚着先人们的生活经验和智慧。人们的生活方式已与古代农耕时期大不相同,传统节日的文化语境发生改变。

要创新性发展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就要寻找其与当代社会的结合点,设计出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文创产品,将节庆文化融入人们的现代生活。这也更需要通过灵活新颖的表现形式,创造更多人们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文创产品,努力打造我国的民俗文创产品品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