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君子于役原文及翻译

如题所述

诗经君子于役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三年饥渴,攸介在野。曷为乎这!终南之树,生于山之上。何生之有?子之不济,祁祁于下。曷为乎哉!

翻译:君子在为国家效力时,不知道结束的时间。为什么会这样呢?经过三年的饥饿和口渴,我们被遗弃在野外。为什么这样呢?像生长在高山上的终南之树一样,我们被生生地长在压力之下。如果我们失败了,就只能被压制在下面。为什么会这样呢?

《诗经》简介: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手法上分为《赋》《比》《兴》。《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