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变迁的表现外交上?

如题所述

新中国外交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时间段

1949—1959一边倒
1959—1969两个拳头出击
1971—1978同西方接触,逐步破冰
1978—今 以国家利益为中心
下面为正文
1969年基本上可以作为一个我国外交思想转变的分界线,因为这一年爆发了中苏珍宝岛事件,是中苏关系降到冰点的一年,此后,直到中越战争时期,中国北方都有严重的国防压力,也正是在这一年,我国的外交思想基本上开始了转变
从1949年到1969年,中国的外交政策的主要出发点是巩固扩大国际共运,其次才是国家利益
1950年,中国正式迈入了苏联一方,这之中有国家利益的需要,也有扩大国际共运的需要
三年前的1947年,斯大林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这个机构的性质类似于之前的共产国际,其主要作用是协调各国共产党以进行进一步的共运发展
我个人认为,斯大林本人更注重国家利益而非共运形势,对于斯大林而言,无论是战时同英美协调而被他主动解散的共产国际,还是战后成立的情报局,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他单方面利用全球共产党人的革命成果谋取苏联国家利益的工具,但赫鲁晓夫不同,赫鲁晓夫相对来讲更有理想主义色彩,他更注重共运形势的发展
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上台,相比于在东欧各国被称为“慈父”的斯大林而言,开会时敲皮鞋,还说过“西柏林就是美国人的睾丸,而它正在紧紧的被我握在手里,只要我狠狠捏一把,美国人就能尖叫!”的赫鲁晓夫能力要差不少,如1956年的波匈事件,赫鲁晓夫几乎无力处理,最终只得求助中共,这才有了当年周恩来的穿梭外交,此事也使中共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眼中的地位不断升高,到1957年,赫鲁晓夫在很多事情上开始和中国领导人进行商讨,甚至到了1958年人民公社化开始的时候,很多东欧国家领导人打算要学习中国,也要搞类似的政策,而此时也成为了中苏双方在路线上出现分歧的原因之一。如果说斯大林时代,中苏领导层间的关系偏向于领导和下属的话,那么到了赫鲁晓夫时期,二者的关系就更为平等,甚至在有些事上(例如对于波匈事件的解决上),赫鲁晓夫还要听取中共的意见。
由于1957年底我国开展大跃进和1958开展人民公社化,使许多东欧国家领导人似乎看到了发展农业的新道路,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赫鲁晓夫对此事持不评价的态度,直到一次答记者问上,赫鲁晓夫也是以一种较为中肯的态度回答,并没有对其表示支持,这使毛大为失望。同时由于其它种种原因,如对于当前是否扩大革命形势的问题上,中苏双方在路线问题上出现了较大分歧,而这个分歧实际上就是中共准备边发展边扩大革命,而赫鲁晓夫则认为需要暂时缓和,先发展,之后再找机会扩大革命,而后,加之双方领导层沟通有限,以及赫鲁晓夫个人能力、性格等原因,如赫鲁晓夫一怒之下撤走驻华专家,致使双方关系破裂。双方的矛盾逐渐由路线等方面的分歧扩散到其它方面。到1959年国庆后,双方关系愈加紧张。
在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时,中苏双方实际上仍有重新和好的可能性,但因为一些原因,中方没有看到赫鲁晓夫在边境问题上对于中国的支持态度。直到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双方缓和的希望就更加渺茫。这时的中共批判苏修,奉行两个拳头出击的外交政策,即一个拳头打美帝,一个拳头打苏修,当时的越南就可以体现这一点,中国以派出防空部队、援助武器弹药粮食等等的形式,苏联则以派出军事顾问(存疑,至今俄罗斯也没承认曾派出过军事顾问,仅有美国当时在越南组建的特种部队SOG队员在回忆录中提到过曾在某次行动中近距离目睹过北越军营中说俄语的白人)和武器等形式援助北越,中苏在援助北越一事上,实际上是有竞争目的在其中的,然而随着后期亲中派的胡志明基本被架空,大权基本落到了亲苏的黎笋手中,中国实际上在这个竞争上处于下风,而美国自然不必多说,南越政府和南越国军很拉,但美国只能扶持他们以落实五十年代“防止共产主义像推多米诺骨牌一样在东南亚扩大影响”的政策(实际上美国当初的担心是多余的,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是中国提出了“以北纬十七度线划分两个越南,之后由越南人民投票决定最终的具体归属”,说白了就是中国不想把越南变成第二个朝鲜,美国怕中国打,中国也怕美国打)1969年珍宝岛和铁列克提冲突被认为是中苏双方关系彻底降到冰点的事件。此事件后,中共领导层开始反思自身出现的一些问题,直到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中美双方逐渐开始了合作。
但是,在中美合作的过程中,中国发现似乎美国人的态度总是模棱两可,并没有之前同苏联合作时一口咬定的爽快态度,在许多事情上,中国发现美国人总是在变卦,渐渐的,中国人逐渐明白了,原来国际关系不至于像当年和苏联合作时那样,走两个极端——好的时候像兄弟,坏的时候就动枪开炮。国际关系只要围绕自己的国家利益展开就好了,没必要翻脸不认人,也没必要彻彻底底的亲密无间。
1978年是革命性的一年,但是它能在那场斗争结束后的两年便进行迅速的改革,也一定有它的社会基础,那么这个基础就是自1969年后到70年代初期中国同西方进行的较为频繁的交流,正是这些交流使国内上下对于各方面的开放打下了一定的的心理基础,当然,七十年代初期的交流也为后来中西方贸易合作,技术交流等打下了基础,如若没有这个基础,改革开放是很难在短短几年内就顺利开展的。
八十年代被认为是短暂的“中美蜜月期”,当时的中美甚至已经到了合作研发坦克的地步,在中越战场上我军甚至还用到了从英国购置的雷达,但无论关系有多么紧密,对于美国而言,利益一定是第一步的,中美的蜜月期,对美国而言仅仅是达成利益的手段,而这个利益就是如何尽快地去化解苏联的威慑感:1981年苏联进行的“西方81”演习让整个西欧对苏式钢铁洪流的恐惧达到了顶峰,不出意外的话,若当时爆发战争,苏军可在两周至三周内把t72开到大西洋的海岸上(即便到了美苏双方已经缓和到最大程度的1991年,仅苏联驻德集群,就仍然保有338000名作战人员,4200辆坦克,8200辆装甲车,690架各型飞机的恐怖规模,但也正是当年的海湾战争美伊1:100的伤亡比才算彻底化解了西方对钢铁洪流的恐惧)。因而美国在亚洲在八十年代最好的选择就是拉拢中国,也由此可见美国所谓的“反对共产主义”就是个笑话,五十年代担任副总统的尼克松曾直言不讳地说要彻底地反对共产主义,然而七十年代他又说我一定要和中国搞好关系,美国反共就是个宣传上的幌子,美国反对的实际上是十九世纪就在疯狂扩张的沙俄和苏联,对于美国而言他们最害怕的是俄罗斯民族内在的扩张性而不是共产主义(当然美国资本家反共是一定的,不过没有对苏联的恐惧那么深刻而已)
在改革开放后,中央对于自身定位也更为明晰,中共不再追求共运领导权,也不再扩大革命,而是将自身、即我国的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实际上,如果看看戈尔巴乔夫的话,也会发现实际上苏联的外交思想也有着这样的转变,戈尔巴乔夫时期许多政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是很像的,但是,由于戈尔巴乔夫过于理想主义,竟然主动放下了苏共的领导权,加之苏联改革过晚,错过了三次最佳的改革时机,以及苏联内部的工业生产体系过于不健全等原因(苏联将工业体系放在了整个苏东地区而非联盟自身上面),东欧剧变后其工业体系更是分崩离析,轻工业领域一片空白,百姓甚至要排队买面包,最终落得一个被里根和戈尔巴乔夫里应外合“联手”解体苏联的后果。
总的来看,我国外交政策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即由最早期的注重共运为主、利益为辅,到现在只注重国家利益作为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整理不易望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12
中国近代变迁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经历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变。在外交方面,中国在这一时期经历了数个阶段的变革。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处于外国列强的控制下,也遭遇了许多外交屈辱。从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之内,中国一直处于国家分裂和列强欺凌的痛苦时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了全新的外交战略和政策,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和交流,不断发展自己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为中国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具体来说,外交方面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交: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积极发展对外关系,与越南、朝鲜等邻国建立并发展了正常的外交关系。

2. 维护国家主权:中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立场,坚定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树立了中国作为独一无二的大国的地位。

3. 参与国际事务: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成为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并在国际组织中发挥积极作用。

4.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反恐、维和、海盗抗击等领域,并不断加强同其他国家的防务合作,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

5. 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中国积极开放市场,加强同其他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总的来说,中国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各种外交政策,通过建交、参与国际事务、维护世界和平等多种手段,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了中国大国的形象和实力,为中国的发展和国际地位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2个回答  2023-04-24

    鸦片战争后的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削弱了中国的主权和独立地位,使得中国成为列强的半殖民地。这些不平等条约在外交上体现了中国的软弱和无助。

    戊戌变法的外交改革: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它在外交上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戊戌变法后,中国开始参加国际会议,并与其他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些改革为中国的外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辛亥革命后的外交政策:辛亥革命后,中国成为了一个共和国,外交政策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开始推行以“求同存异”和“和平外交”为原则的外交政策,这种政策旨在寻求国际上的支持和合作,提高中国的地位和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外交斗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在外交上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中国成为了盟国之一,积极参与了抗日战争,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中国也对国际社会提出了抗议,要求恢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开始推行以“独立自主”和“反对霸权主义”为原则的外交政策,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这种外交政策为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第3个回答  2023-02-24

中国近代外交经历了许多重大变迁,其中一些表现包括:

    不平等条约: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中国先后签订了多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些条约剥夺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大大削弱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清朝政府的被动应对:清朝政府一直采取被动应对的外交策略,缺乏主动性,无力抵制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20世纪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包括文化、政治、经济和外交等方面的改革。这种思潮逐渐影响了中国的外交政策,使得中国开始逐步反抗列强的压迫和剥削。

    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场运动呼唤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同时也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外交的新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标志着中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新中国开始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通过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4个回答  2023-08-05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在近代初期,中国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削弱了中国的主权和独立地位。
外国势力的侵略:近代中国遭受了外国列强的入侵和侵略,如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入侵等事件,导致中国领土的丧失和国家尊严的受损。
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束:中国在近代中期逐渐结束了长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开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开展对外交往。
近代外交实践的尝试:中国进行了一系列外交实践的尝试,如甲午战争后的庚子赔款外交、辛亥革命后的亲善外交等,以维护国家利益和恢复国家的主权地位。
新中国的建立和对外政策的调整: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外交格局的重塑。新中国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