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富可敌省"?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省内18市之和是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2016年,广东各地市的钱袋子收入如何?记者梳理广东各地市近期相继披露的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发现,相较于2015年,2016全省16个地市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放缓,其中6市同比负增长。

详细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指小口径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是一个城市财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专家指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和增速的变化,实质反映着地方经济体量、经济活力与增长质量的变化,通常收入规模和增速越高,经济体量越大,经济更有活力。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广东各地市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差距颇大,珠三角九市是粤东西北十二市总和的近7倍,而深圳一地则超过了省内18市之和。

具体情况:

1.15市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正增长

2016年,广东全省GDP增速最低的是肇庆,全年仅增长5%,比2016年目标值低了3.5个百分点。而2016年肇庆市预算执行数据显示,肇庆市2016年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91.7亿元,比2015年同比减少34.6%,降幅全省最大。

在今年1月召开的肇庆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肇庆市财政局局长刘庆良在所作的报告中坦言,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营改增”政策性减收和历史积累的收入结构性问题影响,肇庆市财政增收面临很大压力,增长持续低迷乏力。

整体而言,相较于2015年,2016年全省16个地市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放缓。除了外在的经济下行压力,也与减税降费改革有关。去年开始,各地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又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改革,在减轻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地方财政收入也相应减少。

2.深圳一个顶18,收入“富可敌省”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形势下,深圳市财政收入2016年表现抢眼。数据显示,2016年深圳市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3136.42亿元,同比增长16.8%,不论是总量还是增速都高居省内首位。

2016年广东省除广州、深圳、珠海之外的18个地市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之和才3092.25亿元,而深圳一地就超过省内18市之和。深圳从2010年突破1000亿元到2014年突破2000亿元用了四年时间,再到2016年突破3000亿元仅用两年时间,位居国内各大城市第三,仅低于上海(6406.13亿元)、北京(5081.3亿元)。

2016年,深圳仅市本级扶持产业经济发展资金即实现317亿元,增长59.4%。

3.13市非税收入占比超过三成

非税收入就是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除了税收以外的其他收入,主要来自各种专项收入、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以及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等。一般而言,在相对规范的税收体系中,非税收入占比过高或增长过快都被认为是财政增长“不健康”的表现。

2016年,广东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关口,完成额达10390.33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非税收入完成2291.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2.06%,同比增长7.6%,低于税收收入增速(11.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