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是谁写的

如题所述

《咏鹅》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骆宾王,这是诗人在七岁时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当时骆宾王住在义乌县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外有一个塘,水面上白鹅成群,客人考验骆宾王以鹅作诗,这首诗便被创作出来。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鹅鹅鹅,水上的一群白鹅面向天空,伸着弯曲的脖子在高歌,有的鹅在水中悠然自得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有的鹅在水中嬉戏,红色的脚掌就像船桨一样。
骆宾王(626年?—687年?)[1],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大臣、诗人、儒客大家,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2]

骆宾王出身寒微,少有才名。永徽年间,成为道王李元庆文学、武功主簿,迁长安主簿。仪凤三年(678年),担任侍御史,因事下狱,遇赦而出。调露二年(680年),出任临海县丞,坐事免官。光宅元年(684年),跟随英国公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撰写《讨武曌檄》。徐敬业败亡后,下落不明,或说被乱军所杀,或说遁入了空门。

骆宾王诗作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有《骆宾王文集》存于世。清代陈熙晋辑有《骆临海集笺注》。[3]

本名
骆宾王
别名
骆临海

观光
所处时代
初唐
民族族群
汉族
快速
导航
主要影响

主要作品

历史评价

轶事典故

人际关系

史料索引

后世纪念

人物争议

影视形象
人物生平
早年岁月
骆宾王出身寒门,其名字和表字来源于《易经》中的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咏鹅》就是此时所作。[1]
骆宾王之父官青州博昌县令,死于任所。父死后,他流寓博山,后移居兖州瑕丘县,在贫困落拓的生活中度过了早年岁月。[1]
宦海浮沉
唐高宗永徽年间(650—655年),骆宾王为道王李元庆府属,道王叫他陈述才能,他耻于自炫,辞不奉命。后拜奉礼郎,为东台详正学士。因事被贬谪,从军至西域,长期守卫边疆。后入蜀,进入姚州道大总管李义军幕僚,平定蛮族叛乱的文檄多出于其手。在蜀时,与卢照邻往还唱酬。[1]
仪凤三年(678年),后调任武功主簿、长安主簿,又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武则天当政,他多次上书讽刺,得罪入狱。作《在狱咏蝉》以抒悲愤。次年,遇赦被释放。[1]
调露二年(680年),出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旧唐书》也记载,骆宾王是在武则天临朝称制之后,以长安主簿的身份被贬谪为临海丞的。弃官游广陵,作诗明志:“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1]
中国人认识的第一位诗人骆宾王,为什么会在历史上突然消失

历史大学堂
赞20
阅读4788
讨武失败
嗣圣元年(684年),武则天废中宗,这年九月,徐敬业(即李敬业,李勣之孙)在扬州起兵反对。骆宾王为徐府属,被任为艺文令,掌管文书机要。他起草《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当年十一月,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下落不明。[1] [4] [5] [6]
初唐四杰之一,幼年写诗名动四海,晚年颠覆国家政权,结局却成迷

朝文社
赞149
阅读5.1万
主要影响
骆宾王作为“初唐四杰”之一,对荡涤六朝文学颓波,革新初唐浮靡诗风,开辟有唐一代文学的繁荣局面作出了贡献,因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人物,长期来受到人们的赞誉。他一生著作颇丰,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作家,一个政治上很有抱负却长期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08
骆宾王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