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注册管理办法2022

如题所述

为了规范医师执业活动,加强医师队伍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制定本办法。医师执业应当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未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者,不得从事医疗、预防、保健活动。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全国医师执业注册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是医师执业注册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医师执业注册监督管理工作。国家建立医师管理信息系统,实行医师电子注册管理。拟在医疗、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人员,应当向批准该机构执业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拟在预防机构中执业的人员,应当向该机构的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在同一执业地点多个机构执业的医师,应当确定一个机构作为其主要执业机构,并向批准该机构执业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对于拟执业的其他机构,应当向批准该机构执业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分别申请备案,注明所在执业机构的名称。医师只有一个执业机构的,视为其主要执业机构。 一、不予注册医师的情况:
1、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2、因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
3、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
4、甲类、乙类传染病传染期、精神疾病发病期以及身体残疾等健康状况不适宜或者不能胜任医疗、预防、保健业务工作的;
5、重新申请注册,经考核不合格的;
6、在医师资格考试中参与有组织作弊的;
7、被查实曾使用伪造医师资格或者冒名使用他人医师资格进行注册的;
8、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定不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 二、申请医师执业注册,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医师执业注册申请审核表;
2、近6个月2寸白底免冠正面半身照片;
3、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聘用证明;
4、省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法律依据:《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第七条 医师执业注册内容包括: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地点是指执业医师执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所在地的省级行政区划和执业助理医师执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所在地的县级行政区划。执业类别是指临床、中医(包括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口腔、公共卫生。执业范围是指医师在医疗、预防、保健活动中从事的与其执业能力相适应的专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