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整合、情境、个性化的名著阅读测评(分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1
杭州师范大学  王蒙婷  叶黎明

“整书阅读”由叶圣陶先生于1941年首次提出,他提到“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用单篇短章”[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曾明确指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2],这里的整本书阅读主要是指名著阅读。此后,一线教师开始关注并尝试整本书阅读指导。随着统编语文教材把“名著导读”安排进教材单元内容,高中语文新课标把“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列为18个学习任务群之首,“整本书阅读”迅速成为本轮语文课改的一个焦点,同时也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新课型。新课程、新教材、新教学,势必呼唤新测评。于是,各地中高考陆续增加名著阅读试题,以发挥考试对于教学的评价与引导作用,以考促读、以考促教、以考促学。

笔者搜集了近两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数十份,以其中的名著阅读试题为研究对象,总结名著阅读试题存在的不足,归纳名著阅读试题的命题趋向,为初中语文教师更好地实施名著阅读教学与评价提供参考。



名著阅读试题存在的不足

名著导读是统编教材实施的难点之一,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而名著阅读的测评,其难度丝毫不亚于教学。名著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题型,在中考试卷中出现,是近十年的事情。考什么、为什么考、怎么考,从测评目标到内容、题型、方式等,都还在探索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省市开始重视对名著阅读的考查。比如,2020年中考,名著阅读考查比重较高的江苏淮安卷占比8%,其他如杭州、南京、天津等地的名著阅读试题占比都在6%上下。应该说,很多名著阅读试题体现了命题者的创造才华与探索精神,但也有一部分试题,暴露出一些问题。

1.目标偏失:重点在材料阅读而不在整本书阅读

名著阅读,重点在于名著,在于名著所代表的整本书。无论是在教学还是评价上,整本书阅读的重点都应该放在“整本书”上。“整”即完整,具有完整、整体的意思,是对全书内容的周延思考[3]。综览多地试题,一些命题名不副实,打着名著阅读的旗号,行的仍是阅读材料理解之事。比如2020年湖北武汉卷第12、13题,考查的是《水浒传》关于林冲休妻的情节,核心在于考查节选材料的阅读理解——分析情节与人物性格特点。这两个小题学生完全可以脱离名著,仅凭材料完成作答,不能有效检测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情况。

无独有偶,2020年湖北孝感卷第21题中也存在类似问题。该题通过细节考查学生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中保尔性格品质的概括。整本书阅读的细节考查,强调典型性,就是细节能体现典型人物、主要人物的典型性格,或细节能对情节发展与主题表现起到关键作用。试题中所选的保尔和朱赫来学“真功夫”的片段,能否反映出保尔这个人物的典型性格,本身就值得商榷。如果抛开了典型性,细节考查就容易变成细枝末节的考查,进而对名著阅读产生负面导向作用。

目前名著阅读测评普遍面临整本书阅读与中考试卷容量之间的矛盾,节选材料的“散”难以考查整本书阅读的整体性,可能是命题存在的最大挑战。

2.内容失度:难以有效检测整本书阅读能力

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说:“整本书阅读”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读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4]由此看来,整本书阅读测评,要重视两个导向:第一,以测评引导学生读书,把书读完,“建构读书的经验”,这是对“读书为本”课改精神的落实;第二,以测评引导学生重视读书方法的运用,用阅读方法促进深度学习,在深度学习中改进读书方法,促成学习手段和学习效果的互相成全。以这两种导向看目前的中考名著阅读试题,会发现在测评内容上,试题要么过浅要么过难,难以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阅读经验与阅读方法。

试题过浅,主要表现为热衷于考查名著中涉及的文学常识或基础内容。比如,2020年四川达州卷第6题和天津卷第22题。这两道试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识记能力,分别考查对作品名称和作者姓名等的记忆。这是最为普遍的常识考查,除此之外,还会涉及作品中的人物姓名、年代、地名、器物名称、掌故典故等的考查。尽管文学常识是语文知识的组成部分,文学常识的积累也能反映学生的阅读视野与经验,但是,从测评导向性来看,名著阅读试题应该尽量避免文学常识记忆类题目,因为出于中考效应,这类试题很容易会使名著阅读异化为常识背诵,给背题押分的学生留下钻营的空子,加重学生的记忆负担,最终导致整本书阅读目的的落空。

试题过深,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第一,任务过难或任务不合常理;第二,任务不适合在考场独立完成。以2020年江西卷第21题为例:

图片

图片

21.班级拟开展“读名著,谈感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从下面“专题探究”中选择一个专题,写一篇发言稿,交流你的读书心得。字数200左右。

【专题探究】

专题一:《红星照耀中国》中的长征精神

专题二:《水浒传》中的人物

专题三:《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这道题以专题探究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名著进行深度研习的结果。尽管专题探究是名著阅读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但是,把它作为中考名著阅读的考查形式,无疑是不合适的。首先,题干中的每一个专题对初中生而言都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学生完成该题的一个必要前提是,他必须先做过该专题,否则无法解题;但命题者凭空地假设了学生已完成了专题探究,这种无中生有的情境假设是荒谬的。其次,让学生把专题探究的成果写成200字左右的发言稿,成果呈现方式也不合理。因为专题探究的成果主要以研究小论文为主,200字能交流什么心得呢?而且什么专题可以把成果压缩至200字左右呢?所以,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这道题都存在明显的失度问题。



名著阅读测评的趋势

虽然当前名著阅读试题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但不可否认,在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努力下,名著阅读的测评也有不少的亮点。在近两年各地真题中,也涌现了不少好题。这些试题形式创新、考查到位、兼顾知识与能力,从这些试题中,可以看到名著阅读测评的趋势与新的理念。

1.在名著整合中考查阅读方法

当下中考名著阅读试题中出现了多部名著整合考查的情况,即指在同一试题中,考查的名著不少于两部,命题者根据名著之间的关联点整合相关名著,就关联点设计任务。这个关联点可以是话题、主题,也可以是人物、情节等。

下面是2020年浙江绍兴卷第5题和2019年浙江湖州卷第5题:

图片

图片

5.法国作家大仲马说:“人生的意义就蕴含在这两个词里——希望和等待。”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位,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A.祥子(《骆驼祥子》)  B.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  C.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5.请从下列两组名著中任选一组,从主题角度提炼出一个共同的关键词,并结合小说的内容阐释理由。(5分)

A组:《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组:《西游记》《骆驼祥子》

选:______关键词:______  理由:______

这两题都有一个特点——根据主题将不同的名著整合在一起。相比之下,绍兴卷的整合,是以主旨为纽带,罗列了三部名著,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而湖州卷的整合,在素养教育背景下就更值得提倡。命题者将两本名著放在一起,要求学生从主题角度提取共同的关键词,既考查了学生对整本书的主题理解,又考查了关联的阅读方法。题目考查的是真真切切的整本书阅读能力,而落点又在小小的关键词的提取与解释上,任务具体、清晰、可操作,能力考查指向明确,同时紧扣整本书阅读的特点与目标,作为一道整合类的试题,可圈可点。

再来看2019年江苏宿迁卷第21题的第2小题。命题人以话题“正经事”为关联点,巧妙地将《朝花夕拾》和《小王子》放在一起,考查的又是关联的阅读策略,学生只有从“我”和“小王子”的共性——儿童视角出发,才能准确地理解“正经事”引号背后的反讽意味。

上述中考名著阅读题,将不同名著整合在一起,考查学生能否正确地运用阅读方法读整本书,这样的测试目的,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目的一致。这类题目,将会引导学生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采取联结(联系已有的经验与知识)、比较(求同存异)、分析与综合(关键词的提炼与诠释)等策略,在反复实践中“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并在阅读中自觉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应有之义。

2.情境化命题:重视解题动机和兴趣的激发

名著阅读试题另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就是情境化命题,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与兴趣的激发。

以往的名著阅读测评单刀直入,选择、填空、简答,一道题干一道题目,直奔能力点测试而去。现在命题更注重情境创设,命题人根据评估需要,模仿现实生活建构情境,学生模拟解决任务[5]。模拟的现实生活情境,无论命题背景还是问题设置都能使学生置身其中,而不显得刻意,如2020年江苏苏州卷名著阅读题:

图片

图片

美国作家赛珍珠翻译《水浒传》时,将书名译成“All Men Are Brothers”(《四海之内皆兄弟》)。鲁迅先生认为这个书名译得不够妥当,因为梁山泊的人是“并不将一切人们都作兄弟看的”。对于鲁迅先生的这一观点,有同学表示不太理解。请在下面三个故事中任选一个,概述相关内容并作简要分析,帮助同学理解鲁迅先生的观点。

A 林冲递交投名状      B 武松血洗鸳鸯楼      C 李逵江州劫法场

命题人在试题中设置了社会生活情境,借同学之间的交流活动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学生在做题时会将此题代入语言交际情境,根据名著内容据理作答,对试题观点进行思辨性讨论。观点限制,答案开放,重点考查考生的分析与论证能力。

而分析与论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即是“说理”,是阅读与交际必不可少的能力。在试题中考查交际情境中的说理既加深了学生对试题的亲切感,让学生有话可说,分析与论证又有利于学生深度思考,训练其思维,培养其逻辑。因此这道试题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有较高要求,具有较强的选拔性功能。

再如2020年江苏南京卷第17题。命题人设置了个人体验情境,试题情境指向学生个体独自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能够在文学作品中体验丰富的情感,尝试不同的阅读角度,写作读后提纲,表达个体的主观情感和思维发展。同时,命题者在命题时给予了学生相应的例子,这个例子既为学生提供了提纲写作支架,又给了学生感知作品的情境,易于引发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试题,可以降低学生考试时的拘谨感,帮助加深学生对试题的理解。另外,情境中限制了话题的方向,这有利于聚焦学生思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考查较为深入。

3.注重考查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阅读教学建议时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6]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钻研文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从文本中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最重要的是,通过整本书阅读,学生要获得对于文本个性化的感受与体验。如何在名著阅读测评中,考查学生个体独特的阅读体验与发现呢?

2020年四川达州卷第8题和河南卷第4题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这两道试题都注重考查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达州卷给出了沙僧、八戒、唐僧、孙悟空面对“三借芭蕉扇”遇挫表现出的四种不同态度:“进退两难”;“拣无火处走”;“只欲往有经处去”;迎难而上,扫平障碍。让学生就这四种态度,结合生活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这四种相异的态度在理解上形成了巨大的矛盾张力,可以活跃学生思维,结合学生自身经历更可以使学生感同身受,深入思考,考查学生对话题的真正感受,也避免了学生使用答题术语来应付考试。

河南卷中两个试题让学生自行选择。结合宋振中的故事,让学生谈谈对这一人物形象的感受;根据主人公的爱情故事,让学生分析简·爱的品质。这两题与达州卷相同,都是考查学生对作品的个人感受。但是同中亦有异,达州卷通过相异观点考查学生感受,而河南卷则通过文本解读、故事分析考查学生的阅读体验。但是试题中并未给出文本选段、故事大概。因此,作答此题还有一个隐性要求,即真正阅读过文本,了解故事大概,并对文本具有独到的、个性化的见解。只有真正读过文本的学生才会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上述两个省市的试题,各有各的特点,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考查了学生阅读文本之后对文本观点、人物形象和人物品质的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这样的阅读体验将会造就各种丰富开放、异彩纷呈的回答。

这种命题方式让浅阅读、伪阅读者直面现实,寻求深阅读和真阅读。名著阅读测评给个性化阅读体验以展示机会,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汲取书本营养,形塑自我,成为有创造精神的丰富明亮的个体。

综上所述,名著阅读命题在现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但瑕不掩瑜,有探索与追求。一些优秀的试题,对整本书阅读正产生积极的引领与导向作用。在素养教育时代,整本书阅读如果能做到教师教好,学生读好,考试考好,教学评一致,将会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真正落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