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我是中国人》

如题所述

诗歌《我是中国人》作者闻一多,原文为:

我是中国人,我是支那人,我是黄帝的神明血胤;

我是地球上最高处来的,帕米尔便是我的原籍。

我的种族是一条大河,我们流下了昆仑山坡,

我们流过了亚洲大陆,我们流出了优美的风俗。

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民族!五岳一般的庄严正肃,

广漠的太平洋底度量,春云的柔和,秋风的豪放。

我们的历史可以歌唱,他是尧时老人敲着木壤,

敲出来的太平的音乐,——我们的历史是一首民歌。

我们的历史是一只金礨盛着帝王祀天的芳醴!

我们敬人,我们又顺天,我们是乐天安命的神仙。

我们的历史是一掬清泪,孔子哀掉死麒麟的泪;

我们的历史是一阵狂笑,庄周,淳于髡,东方朔的笑。

我是中国人,我是支那人,我的心里有尧舜的心,

我的血是荆轲聂政的血,我是神农黄帝的遗孽。

我的智慧来得真离奇,他是河马献来的馈礼,

我这歌声中的节奏,原是九苞凤凰的传授。

我心头充满戈壁的沉默,脸上有黄河波涛的颜色,

泰山的石溜滴成我的忍耐,峥嵘的剑阁撑出我的胸怀。

我没有睡觉!我没有睡觉我心中的灵火还在燃烧;

我的火焰他越烧越燃,我为我的祖国烧得发颤。

我的记忆还是一根麻绳,绳上束满了无数的结梗;

一个结子是一桩史事——我便是五千年的历史。

我是过去五千年的历史,我是将来五千年的历史。

我要修葺这历史的舞台,预备排演历史的将来。

我们将来的历史是首歌:还歌着海晏河清的音乐。

我们将来的历史是杯酒,又在金礨里给皇天献寿。

我们将来的历史是滴泪,我的泪洗尽人类的悲哀。

我们将来的历史是声笑,我的笑驱尽宇宙的烦恼。

我们是一条河,一条天河,一派浑浑噩噩的光波!

——我们是四万万不灭的明星;我们的位置永远注定。

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民族!我是东方文化的鼻祖;

我的生命是世界的生命。我是中国人,我是支那人!

扩展资料:

诗歌《我是中国人》为一首对中华民族,对一华夏文化的爱的颂歌。同时这首诗也反映出了当时闻一多思想中存在的国家主义倾向。闻一多当时自称信奉国家主义,参加过国家主义组织“大江学会”,这首《我是中国人》即首先发表于大江学会宣传国家主义的刊物《大江季刊》上。

这首诗情绪是激昂的,大部分诗行都以“我”,“我们”开头,抒情主体得到反复强化,主观色彩浓郁,充满自信昂扬的情绪。而且多用判断句式:“我是……”“我们是……”我们的历史是……”,这样主客体相融合,显示出主客体之间的联系是紧密而且不容置疑的。

另外,适应于诗歌内容和情感表达的要求,诗人对来自于心灵深处的文化认识、感情信息进行了图式化整合,运用了一些定型化的包含一着历史文化内涵的词汇,兴象,如“泰山”、“黄河”、“木壤”等,从而使这首诗从语言构造到图式化观相系列等多个层次都具有民族文化特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8

《我是中国人》

闻一多

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我的种族是一条大河,

我们流下了昆仑山坡,我们流过了亚洲大陆,

我们流出了优美的风俗,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民族

五岳一般的庄严正肃,广漠的太平洋的度量,

春云的柔和,秋风的豪放,我们的历史可以歌唱,

他是尧时老人敲着木壤,敲出来的太平的音乐,

我们的历史是一首民歌,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

我的心里有尧舜的心,我的血是荆轲聂政的血,

我是神农黄帝的遗孽,我的智慧来得真离奇,

他是河马献来的馈礼,我这歌声中的节奏,

原是九苞凤凰的传授,我心头充满戈壁的沉默,

脸上有黄河波涛的颜色,泰山的石溜滴成我的忍耐,

峥嵘的剑阁撑出我的胸怀,我没有睡觉!我没有睡觉!

我心中的灵火还在燃烧,我的火焰他越烧越燃,

我为我的祖国烧得发颤,我的记忆还是一根麻绳,

绳上束满了无数的结梗,一个结子是一桩史事。

我便是五千年的历史,我是过去五千年的历史,

我是将来五千年的历史,我要修葺这历史的舞台,

预备排演历史的将来,我们将来的历史是首歌:

还歌着海晏河清的音乐,我们将来的历史是杯酒,

又在金礨里给皇天献寿,我们将来的历史是滴泪,

我的泪洗尽人类的悲哀,我们将来的历史是声笑,

我的笑驱尽宇宙的烦恼,伟大的民族!

伟大的民族,我是东方文化的鼻祖;

我的生命是世界的生命,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

扩展资料

鉴赏

这是一首对中华民族,对华夏文化的爱的颂歌。同时这首诗也反映出了当时闻一多思想中存在的国家主义倾向。闻一多当时自称信奉国家主义,参加过国家主义组织“大江学会”,这首《我是中国人》即首先发表于大江学会宣传国家主义的刊物《大江季刊》上。中国二十年代的国家主义思潮的背景较为复杂,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

在文化上国家主义鼓吹中国古代文明,张扬传统文化,闻一多对这一点是赞同的。这种思想倾向的产生并非简单的复古倒退,而是有着相当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闻一多后来曾分析过他当时的心情:“自从与外人接触,在物质生活方面发现事事不如人,这种发现给予民族精神生活的负担,实在太重了”。“一想到至少在这些方面我们不弱于人,於是便有了安慰。

说坏了,这是‘鱼处于陆,相濡以湿,相嘘以沫’的自慰的办法。说好了,人就全靠这点不肯绝望的刚强性,才能够活下去,活着奋斗下去。这是紧急关头的一帖定心剂。虽不彻底,却也有些暂时的效用”。(《复古的空气》)

由此可见闻一多的“文化国家主义”,对传统文化的推崇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个种情感方式,一种道德信仰。它的真正的动因只在树立一种对于民族,民族文化的信念,以拯救危亡的祖国,萎缩的文化,这与文化复古主义是不同的。

闻一多(闻家骅,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近代爱国主义者,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

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成为积极的民主斗士。1945年12月1日,昆明爆发“一二一”惨案,闻一多为死难者书写挽词,并撰写《一二一运动始末记》揭露真相。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创作背景

青少年时期闻一多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1899年11月24日),湖北省黄冈市蕲水县(今黄冈市浠水县)巴河镇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五岁入私塾启蒙,十岁到武昌就读于两湖师范附属高等小学。1912年十三岁时以复试鄂藉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在清华度过了十年学子生涯。

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入校时他的姓名是闻多,同学就用谐音的英文词widow(寡妇)给他起了绰号。那时候,闻一多的革命主张是废姓,朋友间直呼其名,潘光旦便建议他改名为一多,他从善如流,立刻笑领了。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兴趣广泛,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

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并任《清华周刊》《新华学报》的编辑和校内编辑部的负责人。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闻一多紧随校园运动的潮流。他激清难捺,手书岳飞《满江红》,贴于学校饭厅门前,之后,毅然投身于这一伟大斗争中,发表演说,创作新诗,成为“五·四”新文艺园中的拓荒者之一,并作为清华学生代表赴上海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8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

1922年3月,写成《律诗的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闻一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5-04
《我是中国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闻一多先生的作品。字里行间彰显其对伟大祖国的歌颂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