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重塑自我?

如题所述

古人说:“自胜者强。”一个人能够随时反省自己,改正自身缺点,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最终才能变成强者。

许多人每天都绷着紧张的神经,忍受着上司的呵斥、同事的排挤、业绩的压力、家庭的难题,像一部老式的卡车,硬被架上千吨的重负,又譬如生锈的发条,硬要飞速地旋转。久而久之,颜色枯槁,形容憔悴,逐渐职业疲劳。仿佛每天都是世界末日,仿佛每天早上的阉钟都是催命的丧钟。为什么我们会陷入这样的困境呢?

“想不通”才会“气不顺”,从而做什么都不顺。善于反思、勤于反思才能调整心态,重塑自己,而争气的人生需要我们不断反思自己。

反思宇宙万物,可以获得哲思;反思复杂世事,可以变得睿智;反思悠久历史,可以加速前进;而反思我们自己,则可以摆脱昏庸和无聊,超越现实,重塑自我,不断前进。

明朝万历年间,袁了凡出生在一个江南小镇,由于家境清贫,只得学医谋生。一次,他在慈云寺遇到一位精通算命之术的孔先生。孔先生说他本是读书做官的命,第二年就可以考上秀才,劝他读书。袁了凡把孔先生请回家,先以家人的八字请他算,果然灵验如神。然后又以自己的八字请他详批终身。孔先生一点也不含糊,算定袁了凡第二年县考童生第14名,府考第71名,提学考第9名;又算定他某年考取廪生,某年会当贡生;而且算定他不能考中进士,只能在中举人后到四川某县做3年半小官,53岁那年8月14日丑时死在家中,没有子孙。

后来,三场考试的名次,果然与孔先生的推算一样;考取廪生和当贡生的事也一一应验。因此,袁了凡深信人生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丝毫不可勉强。从此,他不作任何妄想,一切听天由命。后来因事到南京栖霞山中,遇到一位高僧云谷禅师,给他详细解说了“命运由自己掌握,幸福由自己创造”的道理,勉励他不要做听天由命的凡夫。而要作改造命运的豪杰。

袁了凡在禅师点化下幡然醒悟。从此,他每天从思想上、语言上、行为上检查自己的过错,把自己做的好事和坏事填写在“功过格”中,时刻不忘为收获人生的幸福而给予一切生命以幸福。经过十几年的行善积德,改过自新,他终于克服了不良习气,重塑了高尚人格。从而彻底改变了命运:孔先生算他礼部考试考第三,他却考了第一;算他考不中进士,他却考中了进士,并当了宝坻县县长;算他没有儿子,他却有了两个儿子;算他只能活53岁,他却活了74岁。在69岁那年,他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改造命运的心得写成家训,用来教育儿子怎样做人。他把这本家训取名为《了凡四训》,而它成为古人家训的典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渴望改变命运的人。

从袁了凡先生改变命运的故事,我们可以明白:要改变命运,就必须先重塑自我;要重塑自我,必须先战胜自我;要战胜自我,必须先认清自我;要认清自我,必须时刻反省自我。否则,虽然看似在努力学习,看似在奋力拼搏,但由于受习惯支配而不自觉,最终仍然不能逃出命运的手心。

海涅曾经说过:“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清清楚楚地照出我们的错误,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廉颇因嫉妒而不容蔺相如,但他能及时反思,明白文臣与武将不能不和,使赵国得以安定,也成就了“负荆请罪”的千古佳话。以己为镜,清楚认识自己,才能及时反思,清醒认识错误,才能避免人生中的败笔。

诚然,不是只有错误才值得反思,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蕴藏着奥妙微深的哲理。苏洵曾三次科场受挫,他深刻反视,使他“知取仕之难,遂绝意于功名,而自托于学术”,最终成为一位优秀的散文家。辛弃疾一生大都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他审视社会,反视自己,深知国危难,在正与邪的搏击中升华自己,以己之力为复国战斗。他们都在自己身上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明白什么应该做,时刻清楚自己的使命。留一只眼睛给自己,无时无刻不警惕自己,在迷离的现实中找到那盏指路明灯,坚守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的选择。他们都把自己当作镜子,常常细细推敲、慢慢琢磨,认真观察,在是与非的交错中反思、冥思。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给自己留一只眼睛,就像不是一切种子都可以找到生根的土壤。英雄项羽骄傲自大,未曾以己为镜,更不可能有改正的机会,最终只留下自刎乌江时的那一声仰天长叹。项羽最后没有觉醒,是因为他没有回归心灵深处去反视、去寻找、去拯救自己。

能自我反思的人,他们能把自己当作镜子,照出内心的本质,好好观察,才得以为自己打造一颗启明星,才能够给自己寻找一条成功路,不再在茫然中失措。在遗憾中沉默,在失败中消沉落没。

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里说的“知”和“明”,用古人的话来解释,就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有广泛学习知识,才能正确认识事物,正确认识他人;只有经常自我反省,才能真正认识自我,从而挑战自我、重塑自我。有了这种“知彼知己”的智慧。才能创造“百战不殆”的人生。

咸丰二年,曾国藩奉命兴办团练,抵抗太平军。在此后的六年中,他在政治上、军事上遭到了一连串的惨败,但他却能一次次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反省自身修养方面存在的缺点,并努力加以改正,由自命不凡、刚愎自用变得虚怀若谷、从善如流,使自己由常败到少败,由少败到不败,最终消灭了太平军,获得了胜利。

曾国藩身为一介书生,却领兵治军,没有一点作战经验,但他却能从失败中奋起,转败为胜,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他反省自我、超越自我的智慧。后来,他在一封家书中写道:“我早年自认为本事大,能屈能伸,常常看到的都是别人的不对。经过丁巳年、戊午年的大忏悔大觉悟之后,才知道自己一点本事都没有,在任何事情上,都能看到别人的可取之处,所以,从戊午年到现在这九年间,与四十岁前大不相同,既能发奋自强,又能办事融通,不再怨天尤人了。”

古人说:“自胜者强。”一个人能够随时反省自己,改正自身缺点,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最终才能变成强者。这正如下棋一样,你输给对方,说明你自身存在着许多导致失败的缺漏。只有在下棋时多看到自身的漏洞,并加以补救,才能战胜对手,转败为胜;如果你总埋怨对方太强,而不找自己的原因,义怎么能够提高自身的棋艺呢?

人生需要反思,人生必须反思。反思昨天为了明天;反思失败为了成功。很难想象,没有反思的人生是多么可怕。

反思是一种品质,使我们清醒。不断地反思,我们会拒绝重复性错误。反思,让我们走在时代的前列,不会错过即将到来的机遇。

人生最大的成就在于不断反思,重建自己,使自己知道应如何生活。学会反思自己。你就会认识社会和所处的环境。就不会盲目崇拜他人,随波逐流。学会反思,你才会牢牢抓住人生的方向盘,重塑自我;把握自己前进的方向,不落俗套;展现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特长。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生气等于惩罚自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