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战狼系列电影会那么受欢迎?

如题所述

第一点,电影整体来讲比较务实,观众喜欢。《战狼2》这部电影整体来看,非常的务实,基本属于真枪实弹了,比起什么钢铁侠,变形金刚,蜘蛛侠,外星人等看起来好多了。这几年,电影发展快了,越来越不务实,很多电影基本都是后期特效堆积而成,大部分电影尤其大投资电影,基本都是特效电影,简单说,就是都是假的,务实的很少!而战狼是实打实的,战争场面,打,跑,动作戏都堪称完美,就像沙漠里的一湾绿洲,让人心旷神怡,很好地弥补了大家的视觉疲劳,因此大家喜欢看。第二点,凸显爱国情怀,传递了正能量。你看看以往的爱国电影,大部分都是语言爱国,尤其对比同时期的《建军大业》个个眉清目秀,有点革命的样子么?革命是残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而我们国家很多人拍的爱国电影,我想说三个字,逗你玩似得!而吴京恰恰通过解放军的硬汉形象,把国家的发现进步拍摄了出来,甚至升华到爱国情怀,这一点实在难得!有人说吴京的成功是刚好处在风口上,并把《战狼2》和目前“阿三”的事情联系了起来,其实这种说法有些片面,即使没有“阿三”的事情,从吴京身上,从《战狼2》当中,同样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相比那些动不动就甩大牌要替身,随便出个门助理十个八个,受点小小委屈就掉眼泪博同情的小鲜肉们,还有那些动不动就讲究大排场的导演们,吴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真正的不怕苦,不怕累,奋勇拼搏的中国精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20

站在极高的视角俯视《战狼》,鄙视给其好评且意淫貌似可以说通的答案,着实令人不屑。

平心而论,我认为,《战狼》有如此成绩(我并不认为这算活,它可以做得更好),有以下几点:第一,大环境。近年来,电影产业蓬勃发展,鉴于大众生活水平逐渐提高,80后站稳脚跟,90后走上社会,看电影实在是无比普通的一种消遣方式。你看看MV式的小时代都能狂揽数亿票房,还有什么是不能够的。整个市场欣欣向荣,是《战狼》取得好成绩的基础。

第二,创新。海外大片确实够酷,但国内的军事类型电影却基本没啥作为。以《战狼》这种规模的投入,包括导演的用心,军方的配合,是空前的。放眼国内电影市场,青春片泛滥,爱情片速成,《战狼》无疑是清新的,这种新鲜血液,才是中国电影市场应该追求的。第三,诚意。诚然,我并非资深军事迷,甚至军事迷都算不上,顶多是看这类型的片子会热血沸腾,但也找不出装备bug的菜鸟选手。但我依然感受到吴京导演的诚意,他是真正付出心血来完成这部影片的。第四,不能同意某位对于“大部分观众不是军迷 不懂得区分军事片好坏”的观点。鉴于我并非专家,引入牛人帖子,若想吹毛求疵,不如移驾去和资深人士讨论。

第2个回答  2018-01-20

一、主旋律保障,口碑加成 看战狼2满满的正能量,主旋律保障,只要影片质量达到及格线,再稍微加一点亮点影片口碑就会加成。对于主旋律影片有立场的影评人通常会避而远之,既不褒奖也不贬低,不说真话也不说假话。要么选择沉默,要么全是废话,转移评论重心尽量避开红灯区。反正绝对不能差评,甚至不能有批评,反正说了也白说。譬如某些电影甭说批评,你丫压根就不能评论。

二、国家扶持,组团观看 据悉战狼2拍摄得到某军区专门扶持,拍摄时更是动用了M4A1卡宾枪、M249机枪、59D坦克、08式步兵战车、11式轮式突击车、05式120毫米自行迫榴炮等轮式装甲战斗车辆国内电影拍摄中不常见的武器。上映后多地公安、消防、边防战士组团观看,给战狼2前期票房增长和排片都起到了很大作用。 

三、军事题材,弥补市场空白 对于军事迷来讲,能在影院体验如此强劲的激战影片一定十分享受,如果观看感受高于预期效果那么后期评分一定会高于影片的原有质量。好比长期饥渴状态下喝到一口矿泉水都感觉是甘露。而口碑和票房是驱动普通观众进入影院的两项重要指标,这也直接影响了前期票房的猛增。四、现象级影片,拉动潜在观众 一旦票房过十亿就会产生巨大的舆论效应,媒体的矛头就会主动的指向影片,媒体的连续报道和朋友圈的刷屏会让一些非影片目标观众主动进去影院追赶舆论潮流,以免自己脱离朋友圈话题没话聊。很多一年才进一两次电影院的观众就这样把机会献给了战狼2,这也是后期后劲十足的重要原因。这批潜在观众的阅片量一般不大,通常会给影片过高的评价,也就中和了一些低分评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