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分别体现哲学中的什么观点?

如题所述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正确的,因为它强调世界的绝对运动,在强调绝对运动的同时并没有否认相对静止,这是自然辩证法的观点。

"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是错误的,因为它在强调世界的绝对运动时,否定了相对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是典型的诡辩论。

扩展资料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F.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所开创的研究领域。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益被揭示出来的,两个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联,不可分割。

在目前中国的学科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专业的哲学名称是科学技术哲学。1990年之前,“科学技术哲学”的名字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界曾经走在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前列,引领风气和时尚。由于历史传承的原因,现在仍称此名。

《自然辩证法》是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是恩格斯多年来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总结。对19世纪中期的主要自然科学成就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了概括,并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念。

在恩格斯去世后1896年发表了其中一篇论文《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1898年发表了其中另一篇论文《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直到1925年才在前苏联出版的德文和俄文译本对照的《马克思恩格斯文库》中全文发表。

自然辩证法成为马克思主义和恩格斯思想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恩格斯思想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诡辩论是违背逻辑规律而做的一种似是而非的推理和论证。在宣传中论证一个命题或说明一个问题时,诡辩论者不去如实地、以有力的逻辑力量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而是从主观出发,以片面的、表面的、甚至不相干的一些现象制造虚假的联系、因果关系和主从关系,达到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目的,为其荒谬的言论制造一种骗人的推理形式。

诡辩论有时从多方面因素论证自己的命题,口若悬河,广泛地证明自己的论点,实则是冒充辩证法,以歪曲辩证法来破坏辩证法。诡辩论有时承认事物的永久运动,而否定事物的相对静止,否定概念的确定性;有时又以事物的相对静止否定事物的永久变动,把灵活性视作原则性。

诡辩论脱离现实的具体条件,不尊重事物转化的规律性,把对事物解释的灵活性依据主观意志任意运用。诡辩论的认识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在解释命题时,崇尚玩弄概念、故弄玄虚,用华而不实的辞藻美化相对主义的说教。

正如列宁所说:“从赤裸裸的相对主义的观点出发,可以证明任何诡辩都是正确的。”(《列宁全集》第14卷第136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自然辩证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诡辩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27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体现的是哲学的辩证法。

"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体现的哲学上典型的诡辩论,后来经证实是错误的。

哲学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承认相对静止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赫拉克利特的话,承认物质是运动的,是辨正唯物主义。承认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统一的观点。是正确的。

"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是赫拉克利特的学生克拉底鲁说的,否认相对静止。是错误的。

扩展资料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的。

赫拉克利特既然承认宇宙是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火不断地转化为万物,万物也不断地再变成火,变化的思想必然会在他的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致于后来人称他的哲学为变的哲学。

他形象地表达了他关于变的思想,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他把存在的东西比作一条河,声称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因为当人第二次进入这条河时,是新的水流而不是原来的水流在流淌。赫拉克利特用非常简洁的语言概括了他关于运动变化的思想:“一切皆流,无物常住。”在他看来。宇宙万物没有什么是绝对静止的和不变化的,一切都在运动和变化。

恩格斯高度评价了他的这个思想:“这个原始的、素朴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灭。”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1-11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正确的,它强调世界的绝对运动,在强调绝对运动的同时并没有否认相对静止,这是辩证法的观点。
"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是错误的,它在强调世界的绝对运动时,否定了相对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世界是处在运动变法发展中的,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
绝对运动,不是说某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是唯一的绝对的,而是包含着各种具体运动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过渡和转化的无限性。
静止是指相对于没有发生某种特定形式的运动而言,相对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和量度,是物质分化的前提和条件。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7-01-11
首先,我解释一下这两句话的哲学含义。“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赫拉克里特所说,体现了运动的观点,强调了世间万物都处于运动之中,坚持了辩证法。“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是赫拉克里特的学生克拉底鲁所说,他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属于诡辩论。其实,这两个观点都是片面的,世界没有绝对地运动, 也没有绝对的静止,都是处于相对的观点中看待事物。没有运动是因为静止的程度太低,而没有静止是因为运动的成都太高。很简单,这两个观点是相辅相成的。
第4个回答  2007-01-11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赫拉克里特所说,体现了运动的观点,强调了世间万物都处于运动之中,坚持了辩证法。“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是赫拉克里特的学生克拉底鲁所说,他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属于诡辩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