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全文以及拼音是什么?

如题所述

夜雨寄北

jūn wèn guī qī wèi yǒu qī 

君   问    归  期  未  有  期, 

bā shān yè yǔ zhǎng qiū chí 

巴  山   夜   雨   涨     秋   池。 

hē dāng gòng jiǎn xī chuāng zhú 

何   当    共      剪    西   窗     烛,

què huà bā shān yè yǔ shí 

却    话   巴  山    夜  雨  时。


一、译文及解析

(一) 译文: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二)注释:

1.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2.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3.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4.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5.秋池:秋天的池塘。

6.何当:什么时候。

7.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8.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9.却话:回头说,追述。

二、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四川时寄给他妻子的作品。诗的大意说: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吗?还没有一定的日期;现在,我所在的巴山一带,夜间正下着秋雨,雨水已经涨满了池塘。什么时候才能和你共同坐在西窗下,剪着烛花谈心, 再回过头来详细追叙今天夜晚这巴山夜雨时的孤寂心情。

诗中用浅显平淡的语言,含蓄地表达了强烈的思想感情。诗的前两句写现实,后两句写想象。把客居异地的孤寂情怀,和想象中重逢的欢乐,交织 在一起来写,两相映衬,感情真挚。在李商隐的短诗中,这也是千古传诵的 名篇之一。 


三、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