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如题所述

唐诗是中华文化中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也是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经历六朝辞藻华丽的骈文,经过隋朝进入唐朝,发展并且成熟起来的格律诗大放异彩,一时间涌现出了众多的诗人。


这一些人都取得了不俗的乘机,各种流派争奇斗艳,伴随着盛唐,开拓筹边的文化,大丈夫志当存高远的抱负,青年投笔从戎,提三尺剑立功异域,使得兴起于魏晋的边塞诗,在唐朝时候进入黄金时代,高适,王昌龄, 岑参 ,李贺,李益等一直慷慨激昂的边塞诗的代表。


虽然这一些是著名的边塞诗人,但是他们才华不仅仅是边塞,他们的视野也不局限于边塞,这一些才华横溢的诗人所作的其他题材的诗作也一样,譬如高适的送别诗《别董大二首》:



别董大二首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其二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屈原在他的是中,有这样描述离别的句子,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意思是悲哀莫过于离别,快乐莫过于结识新的朋友,然而,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新朋友还没有认识,相见不久的老朋友却要挥手告别。


天宝六年,从边塞结束了军旅生活,征人归来,没有荣光,只有哀伤,这时候,他是大唐万千男儿中的一员,满腔抱负无法实现,文采无法挤入朝堂,武功没能立功,如同那时候的杜甫、李白等,一脸的不得志。


返回之后的高适暂居于睢阳,在这里,他遇到了多年前的老朋友董大,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董大又要启程前往他乡,于是,高适写下来别董大二首,作为送别诗。


这首诗是非常独特的一首诗,他的独特之处在于洒脱、真挚、没有伤感,满篇都是鼓励,面对老朋友,没有虚伪,只有真诚,现在读起来,依然彷佛身临其境,犹如一幅画。


那是睢阳一个路口,天气阴沉,还飘着雪,高适遇见老朋友,互相寒暄之后,董大背着行囊,只是路过,偶然相逢的高适没办法给老朋友饯别,因为包里面没装钱,毕竟那时候没有二维码,于是以诗代酒,寄托自己的真挚的感情。


董大,名字现在不可考,敦煌出土的抄卷为《别董令望》,还是不可考,后世史家对这位天下无人不识的人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


虽然,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董大写的,但是前首是送别董大的,后者是给自己写的,完全可以看作是一首诗,第一句描述当时的天色景象,大雁南飞,雪花飘飘,在这样的时候,遇上了老朋友董大。


然而,董大就要启程,朋友远游,没必要惜别,反而给朋友鼓励,把离别的伤感转化为鼓励,第二句,没有一点矫揉造作,大家都是大唐的爷们,有的是通达四海的豪情,何必担忧前面没有知己,天下谁不认识你呢?这分明就是鼓励老朋友,不要担心,朋友你大胆地往前走!


给老朋友状完胆,这个大唐的汉子把诗的意境、朋友的眼光拉到自己身上,第三句写了自己的情况,始终像飞鸟一样自己顾影自怜,毕竟已经立刻都城十多年,结果现在和从前一样。


看到这里,已经很伤感了,但是爷们就是爷们,伤感是不可能的,紧接着第四句,体现了一个汉子的洒脱,作为一个大丈夫,没有人满足于自己的贫贱,不过呢,今天相逢,没有酒钱,不过没关系,我会写诗。


言外之意生不逢时,并非自己安于现状,临时相逢,只好以诗代酒饯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4

《别董大》,作者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高适。高适的边塞诗一向以雄浑大气著称,这与他本人的出身和经历有着密切联系。题主所指的是《别董大》其一中描写景物的两句,也就是“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两句秉承了高适一贯的诗风,也是一首流传至今的经典送别诗。

我们先来看《别董大》全诗: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二联的景物描写雄浑苍凉,尽显北地气概和壮士风采;尾二联的抒情豪迈不羁,勇气和信心蓬勃迸发,极其富有力量。

在北地的风刀霜剑中,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面对千里黄云和人生万事,诗人感慨万千,以雄壮的笔力写下了这首送别的经典诗作。

作为盛唐边塞诗人的代表之一,高适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齐名,他们具有相似的诗作风格,但个人经历的差异又让他们在细节上互有不同,高适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相比其他诗人更为浑厚。

《别董大》中的董大,是指天宝年间颇负盛名的琴师董庭兰,她与高适以音乐相交,颇为友善。此诗写于公元747年,董庭兰因房琯被贬而离开长安,与高适相会在睢阳,离别时,高适写下了《别董大》两首。

天上的日头高照,万里黄云堆积,让人昏昏沉沉的提不起精神,这时凛冽的北风将满天大雪吹落,云中的大雁愈发单薄。我亲爱的友人,你前去远方不要忧愁没有知音,这天下的人都知晓你的名声。

本首送别诗并无太多需要解释的名词,唯一一点是首联中的“曛”字,指的是在日头照耀下的黄云泛出的颜色,给人以一种昏沉的感觉。与众多诗作的手法相当,首二联写景,尾二联抒情,并无特殊之处。接下来,我们重点分析诗文中的几个点和情感表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8

《别董大》表达了作者诗人热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

《别董大》原诗及白话译文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白话译文

    千里黄云遮天日色昏暗,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天下哪个不知你?

    就像六翮鸟飘摇自怜,离开洛阳京都已经十多年。

    大丈夫贫贱应不甘,今天相逢掏不出酒钱真渐愧。

《别董大》创作背景

    这两首送别诗作于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当时高适在睢阳,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这两篇作品当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4-07
别董大》表达了作者诗人热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
《别董大》原诗及白话译文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白话译文
千里黄云遮天日色昏暗,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天下哪个不知你?
就像六翮鸟飘摇自怜,离开洛阳京都已经十多年。
大丈夫贫贱应不甘,今天相逢掏不出酒钱真渐愧。
《别董大》创作背景
这两首送别诗作于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当时高适在睢阳,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这两篇作品当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1-13
《别董大》表达了作者诗人热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

《别董大》原诗及白话译文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白话译文

千里黄云遮天日色昏暗,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天下哪个不知你?

就像六翮鸟飘摇自怜,离开洛阳京都已经十多年。

大丈夫贫贱应不甘,今天相逢掏不出酒钱真渐愧。

《别董大》创作背景

这两首送别诗作于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当时高适在睢阳,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这两篇作品当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