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用什么修辞方法

如题所述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一句用了比喻、拟人和夸张修辞方法

1、比喻:“碧玉”和“绿丝绦”,将柳叶比喻成碧玉,将柳条比喻成绿色的丝绦。

2、拟人:“妆”(装饰,打扮),将柳树人格化为会装饰打扮的女子。

3、夸张:“万条”,写柳树有万条柳枝,形容柳条非常多。

该句诗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柳枝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释义:像碧玉一样梳妆成的高高柳树,千丝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拓展资料:

比喻:一种修辞方式,即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特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是用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通俗的说,比喻句就是打比方,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即所谓“举他物而以明之也”。

拟人:修辞方式之一。把事物人格化,即赋予人以外的他物以人的特征,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拟人化的写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既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又有了拟人化之后特有的具象效果。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指为了启发读者或听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08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用的是拟人和比喻。

拟人:碧玉妆成一树高。把柳树当成人来写。意思是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

比喻:万条垂下绿丝绦。把柳枝比作绿丝绦(绿丝带)。意思是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全诗如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拓展资料:

文学鉴赏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0-18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咏柳 / 柳枝词(贺知章)
  修辞手法:比喻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第3个回答  2015-06-22
【出处】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原文】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修辞手法】
前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翠绿的柳叶比作【碧玉】 ,把柳树枝比作 【丝带】。后两句用设问的形式,把对柳树的赞美,提升到对【春天】 的赞美。
【解读】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5-06-17
比喻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