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和黄帝有什么区别

如题

1、含义不同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都不是真正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其“皇”或“帝”号,为后人所追加。夏朝君主称“后”,商朝君主称“帝”,周天子称“王”。

2、时期不同

中国最早所谓的“皇帝”,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是传说中的三个古代帝王;“帝”原指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即天帝。后来许多国家混战,各自称帝,出现西帝、东帝、中帝、北帝等,使天上的“帝”来到人间,成为超越“王”的人间尊号(也有说是部落时期的黄帝、炎帝、蚩尤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将“皇”“帝”这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作为自己的称号,从此天子称为皇帝。嬴政反复考虑,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决定兼采“皇”、“帝”之号,将这两个称呼结合起来称为“皇帝”,成为帝制时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扩展资料: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

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尊”等。秦朝时,秦始皇试图将国家的全部权力都集中在自己(即皇帝)手中,即“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但由于统治国家的事务繁多,这种制度实际上是不成熟的。

在秦朝之后,皇帝的权力和职能逐渐由一个中央政府辅助完成,汉朝时这种中央政府的形式是三公九卿,隋朝开始三省六部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皇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21
两者之间的区别如下:
1、代表的意义不同。
皇帝是古代君主的称呼(指很多人)。黄帝是指中华的人文始祖(指一个人)。
2、称呼的来源不同。
皇为上,帝为下,古人的皇帝意指天地,而皇帝一词则是告诉人们,天地是万物之主。 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3、存在的时代不同。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认为是“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为自己的帝号,从此天子称为皇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扩展资料:
黄帝的人生概况:
黄帝,公元前2717-前2599年。黄帝诞辰是农历三月初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与附宝之子,以姬为姓,有土德之瑞,尊称黄帝。
《史记·五帝本纪》载:“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据大量的历史记载和文物佐证,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汉代在新郑北关轩辕丘前建有轩辕故里祠。
黄帝诞辰相传是农历三月初三,黄帝即位据说是在公元前2698年,即位时20岁,据此推算黄帝出生于公元前2717年。相传黄帝一生下来,就显得异常的神灵。生下没多久,便能说话。到了15岁,已经无所不通了。公元前2697年,20岁的黄帝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
在黄帝成为氏族首领之后,有熊氏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一个独立的黄帝部落。黄帝部落在从姬水向东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了神农以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将原始农业发展到高度繁荣阶段,使本部落迅速发展壮大。因他发明了轩冕,故称之为轩辕。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在部落间战争纷起之时,黄帝以其非凡的才华,率领其部落,兴起于姬水。在乱世中,黄帝以战争手段制止了各部落间混战,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大部片土地,从而促进了各族之间的进一步融合。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而皇帝是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黄帝和后面真正意义上的皇帝是不同的,为什么要用皇家礼仪去祭奠呢?我看,之所以用皇家礼仪去祭拜就是为了豪华,为了规模,然而,一不小心却宣传了封建文化,其实,黄帝时代连奴隶时代还谈不上,顶多算是有个国家的萌芽,我们为什么要用封建皇帝的礼仪去祭拜呢?这和现在一些人用别墅伟哥祭拜祖先有什么不同?我看,这样的祭拜不是尊重,而是对黄帝的亵渎,假如黄帝真的在天有灵,一定会怒斥后人:少拿这种丑陋文化祭拜我! 黄帝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贡献甚大。黄帝时代,制礼仪,施教化,创立典章,种百谷草木,蒸谷为饭,作杵臼釜甑,驯化鸟兽虫蛾,做衣裳、冠冕、扉屦,造房屋、车辆、舟楫、弓矢和采铜以冶炼;做甲子、算数,定历法,造律吕、图画,重医药和创制文字等。可以说,是创造了中华文明的诸多源头,我们祭拜黄帝用什么祭拜?应该用我们如何把这些文明发扬广大的具体成果来祭拜,实在没必要搞什么名人荟翠,圣火不熄,乐舞敬拜,搞什么第一大典,因为我们不是重新塑造一个神灵,而是继承一种精神。 黄帝不是皇帝,我们不应该把黄帝神化,更不能把黄帝当作奢侈、豪华,搞形式主义政绩的一个载体。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6-02-19
  黄帝是一个历史人物,皇帝是指君主。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第4个回答  2015-05-02
黄帝是华夏文明的创始人,而皇帝代表的是九五至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