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这首诗是郑燮题写在哪幅画上的一首诗?

最好写出谁画的

墨梅]
单用墨画的梅花。
墨梅
作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洗砚池】相传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频洗笔砚,池水竟为之黝黑。浙江会稽山下与江西临川均有洗砚池遗迹,传说均曾为王羲之洗砚处。作者是著名画家,以淡墨清雅写梅,因与王羲之同姓,故称“我家”,并暗喻其功底。
注释:
[墨梅]单用墨画的梅花。
[池头]池边。
[洗砚(y4n)池]洗毛笔、砚台的池塘。[淡墨痕]淡黑色的痕迹,指花的颜色。[清气]清香的气味。[乾(qi2n)坤(k&n)]指天地。
诗意:
这幅画画的是我家洗砚池旁边的一棵树,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鲜艳的色彩。我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间留下清淡的芳香。
近体诗,七言绝句。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解说]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作者简介]
郑燮(音谢)(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省兴化县)人,清代著名书画家。
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大意: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传说这是于谦12岁时的作品。诗中借咏石灰,表现了自己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甘为民众的利益作牺牲的高尚精神。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说明石灰从出世时即经受磨炼。次句写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煅烧,面对严酷考验,却从容自若,处之淡然。“烈火焚烧”与“若等闲”,鲜明对照,更衬托出石灰的顽强。后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洁品格在人间的追求。诗中运用了拟人、借喻等手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1-19
《竹石》作者郑燮,号板桥

《竹石图》郑燮自己画的。
11册书
第2个回答  2007-01-12
《竹石》作者郑燮,号板桥

《竹石图》郑燮自己画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7-01-15
《竹石图》作者郑燮
第4个回答  2007-01-11
《竹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