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伊万的性格是那样的?怎样认识这个人物

如题所述

  我在这里只是提供一个比较平庸的所谓“符号化解读”的人物解读方式,仅供参考。陀氏《卡》作中远近闻名的章节有《宗教大法官》和《魔鬼。伊万的梦靥》两章,这是理解伊万性格的关键。
  用符号化解读的方法,作品中的咔氏三兄弟可以对应为人性的三个方面:米嘉——感性;伊万——理性;阿廖沙——灵性。这个对应从作品阅读中是不难看出的,而这其中伊万的理性则显得近于极端化,即一种排斥灵性的科学主义的理性,其思想内核可解释为“科学杀死了上帝”。伊万的性格是冷峻的,然而这当中又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在《宗教大法官》中,上帝被伊万处理为人类由于自身软弱放弃了自由思考与自由选择,而被教会(统治阶级)竖立起来的政治统御旗号,上帝的存在只是一个政治阴谋。
  但我们还必须了解一点,人类树立上帝这个符号,不仅仅是因为占少数的统治阶级的政治阴谋,而是对全体人类而言,人具有信仰的需要,即,信仰是上帝存在的动机,没有信仰,上帝则无从谈起。上帝是表象(这个上帝可以是耶和华,也可以是真主安拉、耶稣、中国所谓天道),信仰才是实质。那么人为什么会有信仰的需要,因为人的生存真相是挣扎,人为这挣扎感到痛苦,渴望得救,这渴望上升为期许,相信这种期许存在,就形成了信仰。因此信仰在人的本性中是不可或缺的,人人都有,只是看你赞成它还是抵制它,赞成它,就可以滋长你的灵性。抵制它,你可以不信上帝,但你终究要找别的信仰,否则苦难来临,你就要痛苦无解,就要迷惘,就要绝望。
  同样,伊万即使不信上帝,但却无法消灭自身的信仰需求,因此这个生命的矛盾令其很痛苦,这在《伊万的梦靥》中充分现现了出来。所以要给伊万这个人物下个定义,可以说它是人性中因为自信科学的伟力而让自身走向了偏颇甚至偏狭人之理性这一人性符号。
  当然,以上这种解读是狭隘的,是挂一漏万的,陀氏号称“复调小说”的先锋,其作品内涵是不能用简单的单一的方法来解读的,读者在阅读陀氏作品时必须不作单一解读,才能发现这位伟大作家作品中丰富思想。
  希望以上这些回答能对你有小小的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2-14
  伊万是老卡拉马佐夫的次子。他是狂热的理性主义者,总困惑于莫名感受到的苦楚。就像他和阿辽沙在《反叛》(第五卷第四章)这一章中说的:“我并非不接受上帝的存在,只是我谢绝了他的拯救。”
  自幼,伊万就表现得不温不火,似乎隔离于世上的所有人。他虽然嘴上不说,但对老卡拉马佐夫恨之入骨。这份仇恨最后却演变成对于老卡拉马佐夫死的愧疚,让伊万最终精神崩溃。小说中一些相当难忘或出彩的片段中都有伊万的身影,包括《反叛》(第五卷第四章)这一章、紧接着的由他创作的诗剧《宗教大法官》,以及他关于魔鬼的噩梦(第十一卷第九章)。
  他也常被认为是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最黑暗的一个。
  伊凡不仅仅是个无神论者。作家把无神论与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混淆在一起,把伊凡写成那桩弑父案的思想教唆者,以此来与革命民主派进行争论,否定社会主义。这自然而然地受到当时进步势力的严厉批驳。《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七十年代俄国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是作家在其一生中对哲学、政治、伦理、心理等各方面所做的苦苦探索的艺术总结。
  在书中,伊凡列举了许多儿童无辜地遭受苦难的事例,作为他“不能接受上帝所创造的这个世界”的根据。他描述了异族侵略者虐杀儿童、地主驱使群狗把农奴的孩子撕成碎块等种种暴行,并谴责那个宽恕凶手、与凶手拥抱的母亲。伊凡的论据是如此有力,以致作家的理想化身阿辽沙在回答伊凡的问题——该不该枪毙凶手时,情不自禁地说:“枪毙!”作家后来承认,与伊凡的独白相比,卓西玛长老临死前反渎神的谈话显得苍白无力。他不止一次地指出这部作品“否定上帝的强大力量”,指出第五卷《赞成与反对》是全书的高潮。这些情况充分表明,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内心斗争中,怀疑、反抗的思想与现实主义对于宗教说教的胜利。
  内容介绍: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俄国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它是根据一桩真实的弑父案写成的。书中主要人物为旧俄外省地主卡拉马佐夫和他的儿子:德米特里、伊凡、阿辽沙及私生子斯麦尔加科夫。老卡拉马佐夫在行将就木之年仍贪婪、好色,不仅霸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而且还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女人争风吃醋。德米特里对父亲恨之入骨,一再扬言要杀死他,并且有一天夜晚真地闯到父亲的窗下,掏出了凶器……是夜老卡拉马佐夫被杀死了,德米特里因而被拘捕。可实际上,真正的弑父者并不是德米特里,而是斯麦尔加科夫。他是在伊凡“既然没有上帝,则什么都可以做”的“理论”鼓动下,为发泄自己在长期卑屈处境下郁积起来的怨毒情绪,为取得金钱,冷酷地谋杀了自己的父亲。事情的结局是悲惨的:德米特里无辜被判刑,斯麦尔加科夫畏罪自杀,伊凡因内咎自责而精神错乱,阿辽沙撇家远行。这一“偶合家庭”崩溃了,它成为分崩离析的沙皇专制社会的一个缩影。
  整部小说有两个层次:从表面上看这是一桩弑父案,而受害人的几个儿子在某种程度上有串谋之嫌;但深层次上,这是一幕关于人的精神的戏剧,讲述了一个信仰、猜忌、理智与自由意志间的道德角斗。这部小说写作于俄罗斯的斯塔拉亚罗萨,而整个故事也发生于这座小镇。
  创作背景:

  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78年开始写作《卡拉马佐夫兄弟》。小说的发端就能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早年深受的几处影响的痕迹。例如他此时深受俄国哲学家和思想家Nikolai Fyodorovich Fyodorov的影响。Fyodorov推崇基督教中“凡人通过向耶稣对先辈的过错进行弥补达到救赎与重生,从而达到天下大同” 的理念。陀思妥耶夫斯基辛辣地将这场弑父案表现为未被这种意识形态所必然遭致的结果。故事中的兄弟不但不为举止荒唐的父亲赎罪以求得重生,反而串通一气对父亲的死推波助澜,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这正是人类不统一的体现。

  宗教与哲学虽深刻影响着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以及他笔下人物的命运,然而一个更大的悲剧却彻底改变了小说的命运。1878年5月,陀思妥耶夫斯基年仅3岁的儿子阿辽沙离开了人世,这也打断了小说的进度。陀斯妥思耶夫斯基遭受了空前巨大的打击,因为他儿子正是死于是家族遗传的癫痫病。他将对于儿子离世的悲伤写在小说中,将阿辽沙这个与儿子同名的人物设置为贯穿始末的英雄并赋予它所有为自己敬仰与寻求的美德。这份心痛也被揉和进了小说中退伍上尉斯涅吉辽夫 与他的儿子伊柳沙 的故事中。
  一段个人经历也影响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让他选择以一场弑父案作为小说的主要情节。19世纪50年代,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传播反政府言论而被放逐至西伯利亚,成为强制劳工。那段时期,他遇到了一个名叫Ilyinsky的年轻人,他被指控谋财弑父而被放逐至此。大约十年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才得知是Ilyinsky乃是被误判的,且在真正的杀人犯伏法之后才得以无罪释放。这个事件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响直接体现在了这部小说中,更成为了推动情节发展的决定力量。不仅如此,老卡拉马佐夫的大儿子德米特里的许多体貌特征和性格特点也都与Ilyinsky很相似。
  作者介绍:

  陀思妥耶夫斯基(Ф.М.Достоевкий,1821~1881),俄国19世纪文坛上享有世界声誉的一位小说家,他的创作具有极其复杂、矛盾的性质。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于医生家庭,自幼喜爱文学。遵从父愿进入大学学工程,但毕业后不久即弃工从文。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潮影响下,他醉心于空想社会主义,参加了彼得堡进步知识分子组织的“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革命活动,与涅克拉索夫、别林斯基过往甚密。
  1846年发表处女作《穷人》,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驿站长》和果戈里《外套》写“小人物”的传统,对他们在物质、精神上备受欺凌、含垢忍辱的悲惨遭遇表示深切同情。唤醒他们抗议这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