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编写一个教学案例

如题所述

1、什么是教学案例 (案例也是论文!)
教育教学案例是对包含有解决某些疑难问题,某些原理、方法、策略运用的教育教学情境故事的描述,故事中渗透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展现在教育教学理论、方法指导下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和教师教学行为发生的变化,体现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实践性经验。在我看来, 教学案例应提取于教学,用之教学,提取于个人,用之于大家。

2、案例结构
(1)背景:包括发生了哪些问题或困扰事件,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和案例问题:主题是本案例的核心理念,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确定主题。案例问题是围绕着主题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能够阐述案例的主题,揭示各种困惑,链接有关理论,启发读者的讨论和反思。 (3)情境与细节描述:环绕主题,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剪裁情节,有针对性地描写特定的内容,把关键细节写清楚,做到引人入胜。 (4)教学结果: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 (5)诠释与研究:多角度地解读和评析,回归到教学基本面。 (6)问题讨论:设计讨论作业单,供今后案例教学时其他教师讨论,开放而无终结。
3、教学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一般来说,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比较容易理解。教案和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相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同样是对教育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是有所选择的。至于怎样选择,就要看案例撰写的目的和功能了。 4、写好案例的几点建议。
(1)要具备充分的素材 案例能不能写的生动,勾起读者学习、研究的兴趣?与案例是否有鲜活的、真实的素材有关。所以我们教师要想写好案例,必须做好课堂观察,认真、细致的、全面的记下课堂的师生活动情况,然后,根据案例的主题需要,裁减素材。教师就好比一位裁缝,必须先有好的布料,然后根据衣服设计的风格量体裁衣。要想掌握充分的素材,一般老师是用笔记课堂实录的方法,其实,这种方法不大科学,毕竟手写的速度比较慢,课堂上的一些突发的、精彩的片断有时很难及时描绘。如有条件,最好摄像机记下当时的情景,然后再通过录像观察,记下课堂实录。 (2)要具有独到的思考  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案例的质量是由思考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因为,选择复杂情境也好,揭示人物心理也好,把握各种结构要素也好,都是从一定的观察角度出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的引导下进行的。要从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这需要一双“慧眼”。具备这样的功力没有什么秘诀和捷径,只有通过长期的磨炼去领悟和掌握。案例能够直接地、形象地反映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因而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也非常适合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第一线教师来写作。要写好案例,首先要有实践的基础和经验的积累,其次要有一定的写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一篇好的案例,可以胜过许多泛泛而谈。说到底,好文章不是“写”出来,而是“做”出来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