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所给材料写一篇600-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世界上许多事物是紧密相连的:山与山相连,水与水相连,树与根相连,血与肉相连……。

山与山之间

这是第三次从羊城去湖南郴州,出发的时间是下午四点整,天气晴好。本田雅阁无声且平稳的行驶在京珠高速上,车内除了一个仿佛和车融为了一体的专职司机外,坐着销售总监,一个销售和身为技术支持的我。
销售总监和销售在商讨着出价的策略,因为技术条件已经完全确认,我显得有些多余。
下午时分不是京珠高速的行车高峰期,路上只是偶尔见到几辆看上去明显超重的货车和满载乘客的大巴,再就是凭着司机心情和技术忽前忽后的几辆轿车了。于是,我有了充足的时间和视野去观察车窗外的景色。
城市的气息渐渐的被抛在车后了,虽然节气上已经过了立秋,可南方的山依然青翠,树依然郁郁葱葱。那些一丘一丘的小山在路两旁的远处静静的看着路上的我们,虽然听不到穿过树的风声,可却看得到枝叶们袅娜的轻舞着,更仿佛可以闻得到山上林间清新的气息。
不时的在山脚下会出现一池一池的或大或小的水面,也就有了一块一块的田地。有山有水有田的地方就会有人家。那些白的,红的,零落的房屋就成了青山碧水间一种绝佳的装饰。和中国北方不同,这些房屋的主人肯定是不会靠那些田来谋生了,但对于我来说,仍然从心底萌生了一种回归的感觉,做着自己可以生活在那山下,水边,田头的房屋里的绮梦。
车继续沿着高速路向粤北驶近,山渐渐的连绵起来,也离公路近了好多。山近了,便可以清楚的看到山上除了树,还有竹,竹是一簇簇的丛生的。因为行驶在山间,天色比实际时间显得暗了些,竹就在从路左侧山的缝隙间偶尔透过的落日的光中摇曳着。
行至韶关附近,看到一块很大的水面,恰好司机是韶关人,才知那水曰“南水湖”。南水湖西边背山,所以波光粼粼就成了我的一种想象,但水面的如烟的薄雾却真实的抓住了我的视线。后座的两个同事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停止了讨论,也出神的看着窗外,从他们的眼神中同样看到了那种感动,我低低的叹息了一声,真实和幻想只有一线之遥。
越北,山越密了,甚至有的就完全的横亘在路的前方,山间隧道多起来了。京珠线上的隧道入口也很有特色,大多用涂料刷着各种颜色,雕刻着各种图案,甚至还有一个我忘了叫什么名字的隧道入口处雕刻着一个戏珠的龙。想来,这些入口一定为那些旅途枯燥的行人们增添了许多回味吧。
过了坪石,就进入湖南地界,天色完全暗了下来,已经几乎看不清楚远处近处的山和山上的树,扭过头看着后座胸有成竹的打着瞌睡的销售总监和一脸轻松的我的拍档,回想起近一个月来三次的郴州之行,回想起近一个月来为了这个项目的无数次商讨,一种莫名的原因让我湿了眼。原来山与山之间有路相连,水与水之间有源相活,树与树之间有根相牵,人与人之间有心相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9-09
以上那个事散文,并不是讨论文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