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

如题所述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①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direct experiences)。 ②替代经验(vicarious experiences)或模仿。 ③言语劝说(verbal persuasion)。 ④情绪唤醒(emotion arise)。 ⑤情境条件。
上述几种信息对效能期望的作用依赖于对其是如何认知和评价的。人们必须对与能力有关的因素和非能力因素对成败的作用加以权衡,人们觉察到效能的程度取决于任务的难度、付出努力的程度、接受外界援助的多少、取得成绩的情境条件以及成败的暂时模式,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这些因素作为效能信息的载体影响成绩,主要是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中介影响发生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1
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应用研究主要涉及教育教学:领域、身心健康领域和职业与组织领域。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班杜拉认为认为除了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
第2个回答  2016-06-28
普通话测试自我效能感与普通话测试成绩呈显著的证相关,普通话被测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