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六君子被处死时,为什么百姓纷纷叫好唾骂,向刽子手扔赏钱?

如题所述

满清的愚民而已,很正常。

满清之所以一败涂地,被列强两次攻陷首都,主要还是国内民众都是愚民。

愚民组成的国家,是没有什么能力抵御外辱的。

早在乾隆时期,英国大使游历满清后,就认为该国不堪一击。

他认为,西方各国在拼命教育本国公民,让他们有文化有素质,成为真正的人才,挖掘自己的潜能。

国家是人组成的,只有国民强了,国家才会强。

西方近代的工业革命,其实建立在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的基础上。

相反,英国大使认为满清最大的努力,就是愚昧本国民众。民众被愚弄成冷血自私的文盲,不但没有文化且道德素质低下。

他们除了对朝廷随声附和以外,只是顾及自己的生计,其余一切不关心。

满清只需要这种人民,因为不会叛乱,不会惹麻烦,任由官吏欺压蹂躏。

然而,这些愚民也是满清衰弱的根源。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军舰从广州杀到天津,又从天津杀回广州,最后又到了南京。

这一路上,满清老百姓基本对洋人入侵熟视无睹,毫不关心谁胜谁负。

他们被教育为不要管国家大事,莫谈国事。

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更好了,很多中国老百姓选择和洋人合作。英国人有一个著名的中国苦力团,给钱让他们做后勤工作。

而地方上的中国老百姓,也给洋人提供包括后勤物资在内的各种帮助,帮着洋人打自己的政府。

至于对于所谓乱党,无论是最早的太平军、后来的维新派、革命党,民众态度都是相同的,就是比朝廷还恨他们。

比如徐锡麟刺杀了满清官员,被判处死刑。然而,官员的亲兵却在行刑之前,对徐锡麟施以酷刑,据说砸碎了他的睾丸。

显然,官员被杀,并不管士兵的事情,为什么会这么恨呢?

这是一种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表现。

洋人打过来,老百姓不关心,甚至合作,那是因为洋人很强大,老百姓不敢招惹。

相反,乱党的实力弱小,又是朝廷宣传的破坏国家的人。

愚民第一害怕国家的变革,他们不知道变革以后国家可能会成为什么样子,宁可做太平犬,至少有口饭吃。他们畏惧革命党、维新派变革以后,会让他们连饭都吃不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3
因为戊戌六君子做了一些损坏百姓利益的事,引起众怒,所以戊戌六君子被处死时,百姓纷纷叫好唾骂,向刽子手扔赏钱。
第2个回答  2020-12-13
戊戌变法的思想不能够被百姓理解,接受新思想的能力较差,百姓更愿意相信清政府,所以清政府便以此利用百姓的信任。
第3个回答  2020-12-13
因为百姓不了解实际情况。当时清朝的宣传,戊戌六君子为叛国、乱国者,故而百姓都痛恨他们。
第4个回答  2020-12-09
可能是因为当时百姓只是凑着看热闹,他们非常的愚昧无知,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