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俱罗比李元霸强百倍?天下第一的李元霸,为何会被鱼俱罗斩杀?

如题所述

鱼俱罗在演义小说中的知名度远高于其在真实历史上的知名度。

在《兴唐传》中,鱼俱罗是兴隋九老之一,有两个著名的徒弟:宇文成都和宋老生。这还不是他最厉害的地方,他最厉害的是杀死了隋唐第一条好汉李元霸,但后来死于李世民之手。而真实历史上的鱼俱罗也确实是一名战无不胜的武将,且身有异相,天生重瞳,传说这是帝王之相,而鱼俱罗的最终被杀与这个异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李元霸之死的传说

一、被雷劈死

据《瓦岗英雄传》记载:李元霸是隋唐第一条好汉,长得瘦小枯干,掌中一对八棱紫金锤重八百斤,胯下座骑追风白点万里云。在当时几乎没有人能在李元霸马前走上三个回合,可以说李元霸打遍天下无敌手。这么一位无敌凶神在灭了瓦岗回师途中,正遇雷雨,双手举锤骂天,被雷劈死。

二、被自己的锤子砸死

在《说唐演义全传》中,李元霸即李玄霸,为避讳康熙(玄烨)名,在小说中改玄为元,他力大无穷,所向无敌。在杀了宇文成都后,拿双锤子扔天,锤还击头而死。

三、被鱼俱罗用计杀死

《兴唐传》为我们提供了李元霸的另一种结局:他是在杀死宇文成都后,被宇文成都的师父鱼俱罗用计斩杀的。这个结局,一直为我所不喜。不仅仅是因为当时鱼俱罗已经是个年近90的老头,远远不符合常理;更因为这个结局远远不够诗意化,落入俗窠,无法去承载一个霸王的结局。


鱼俱罗为什么要杀李元霸?

鱼俱罗是隋朝一位有名的将军,他的身高和武力值在当时都是顶尖的,并且他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成功地当上了隋朝国公。鱼俱罗跟随着隋文帝杨坚打了很多战役,同时也立下了赫赫战功。

之后,隋炀帝杨广继位,但是这位皇帝十分荒淫无度,鱼俱罗对此特别不满,所以他直接辞职回家种田去了。鱼俱罗在隋朝当将军的时候,曾手下宇文成都以及宋老生作为自己的徒弟。到了鱼俱罗晚年时候,他麾下的大徒弟宇文成都被李元霸所杀害,二徒弟宋老生也因李元霸深受重伤。鱼俱罗知晓这件事情后感到十分愤怒,所以他毅然选择了出山,为自己的两位徒弟报仇以及挽回自己的面子。


鱼俱罗要怎么杀死李元霸?

鱼俱罗率先出手,李元霸急忙用左手的锤去扣他的刀,后者把刀一转,又这么一顺,差点就扫中杀徒仇人的肩头。但是李元霸的反应也很快,他两手拿着大铁锤向鱼俱罗的刀砸去,害得鱼俱罗把刀给撤了回来。战况越来越激烈,两人逐渐打在了一起。但是来来回回的,还是这个招数。突然鱼俱罗调转了马头,往一边奔去了, 李元霸连忙踏着他的宝马去追。鱼将军把他的刀拖在地上,头也不回。李元霸的坐骑跑得很快,马上就要追上对手了。他把身往前一探,向前面的人马扔自己的大铁锤,心想就算没砸到人,也会砸到马。可是在锤子落下去后,鱼俱罗和他的马却消失了。

原来鱼俱罗虽然没有回头,却在留心听后面的声音。知道李元霸已经逼近自己了,就迅速把马调头。趁着李元霸发愣,鱼俱罗接近他拿出自己的刀,一刀斩下了李元霸的头。鱼俱罗终于为自己的徒弟报仇了,兴奋过头,一时疏忽,被李世民用箭射中了要害,死在了他杀徒仇人的身边。


真实历史上的鱼俱罗

鱼俱罗在弱冠之年,便开始从军打仗。在军队中,自己锋芒展露,和隋炀帝打过的胜仗,数不胜数,更是因为自己在战场的英勇无畏,使得自己官运亨通。

因为亲人的离去。于是便辞官回家,前去守灵。就在自己的回去的路上,偶遇杨素。杨素此次征战突厥。突厥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一代,生活在草原的人,各个身材魁梧,骁勇善战。凡是出去打仗的没有一个怕死的。杨素遇到了鱼俱罗。有了他,突厥的军队再强大也用怕,因为鱼俱罗是一个非常靠谱的勇士,凡是有他的战场,百战百胜。于是就这样,进军突厥。并在这场战役中取得了胜利。


鱼俱罗在战场的成绩,凡是朝廷的官员以及战场上的士兵都是有目共睹的,他的战绩是不可否定,对国家的忠心更是无可挑剔的。有一句古话叫做人红是非多,鱼俱罗战绩如此辉煌,且手握重权,放给谁都会眼红。一山不容二虎,即使再出众,也抵挡不住他人的谄媚之言。

阴险的人,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见缝插针,见风使舵。有一次,因为洛阳闹饥荒,而鱼俱罗外出征战,他为了和儿子们团聚,于是悄悄地把在家中的粮食卖掉,将自己的儿子接了过来。这不接还好,一接就出了大事。于是便有人去隋炀帝哪里告状,说鱼俱罗卖掉自己在洛阳的粮食,然后接走了自己在洛阳的儿子,怕是要出事故啊!而且的他相貌和咱们常人都不一样,眼睛还是两个瞳孔,据古人说,凡是有双瞳的人,将来乃是帝王之王,皇上您要三思啊!隋炀帝一听,那还了得,于是就大发雷霆,把鱼俱罗关在了天牢里,几日后边斩杀了。


结语

鱼俱罗其实是一个有能力之人,李世民完全是可以将他收入麾下为他所用的。可是在当时的情景下,失去了李元霸的李世民特别生气,所用才会出手杀了他。并且鱼俱罗这个人飘忽不定,李世民是难以掌控他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1

要说隋唐英雄好汉,绝对躲不开李元霸。历史上李元霸是李渊第三子,人称“西府赵王”。

他是隋唐排名第一的好汉,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排名第三的裴元庆,和排名第六的伍天锡,都在李元霸手中丧命。

李元霸还有“人肉战车”的称号。传说李元霸是上天“大鹏鸟”转世,别看他瘦小枯干,一副要死不活的形象,可人家的双臂有“四象之力”。

“四象之力”最早出自罗贯中,他说南北朝时期第一猛将李存孝就有“四象之力”,“四象”就是5万斤,比“九牛二虎“可厉害多了。


王宝强版李元霸

李元霸使用一对800斤重的大铁锤,也有人说是“擂鼓瓮金锤“,是”8大锤“中的第一对。李元霸坐下之驹叫”万里云“,看清楚喽,是”万里“不是”千里“。人们说的”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赤兔马,也不过是”日行八百“的”千里马“,这就已经是顶级的宝马良驹了。可人家李元霸的马,是能”日行万里“的万里马,比”千里马“可高级多了。

李元霸在对抗18路反王时,孤身一人冲进敌阵。一场大战之后,叛军的185万人下降到65万,这可是李元霸一个人的功劳。当然,这是小说家的夸张之词,但也说明李元霸就是一台活生生的“绞肉机“。



在李元霸面前,宇文成都从来都不敢把他“天下第一“的名号亮出来。宇文成都曾经看不起李元霸,在杨广面前提出要和李元霸比试,想让李元霸出丑,结果让李元霸一把就摁在地上。

宇文成都还是不服,就把殿前的石狮子搬起来炫耀。李元霸哈哈一笑,一手一个,居然同时举起了两座石狮子,这让宇文成都甘拜下风。

李元霸的师傅在他下山前告诉他,不要杀使用镗的武将。一开始李元霸还记在心中,因为宇文成都就是用镗的,李元霸放过他好几次。

李元霸成名后,逐渐将师傅的话放在脑后。也不管是不是用镗的了,直接将宇文成都撕成两半。可谓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甚至因为下雨惹他不高兴,就指天痛骂。这也为日后李元霸惨死留下伏笔。



关于李元霸的死有两种说法。

一是死于鱼俱罗的刀下。传说鱼俱罗是宇文成都是师傅,早已归隐山林。李元霸杀死宇文成都后,鱼惧罗才出山为徒弟报仇。

鱼俱罗的武器是一把大刀。人常说“人老精,马老滑“,果然不假。这鱼俱罗也是成精的老怪物,他知道比力气肯定是比不过李元霸,他就不和李元霸的锤接触,这一战打的李元霸很是窝火。



李元霸是速战力量型英雄,全靠用重锤将敌人的武器震飞,然后轰杀对方。今天这招不管用了,李元霸越打越急,被鱼俱罗抓住一个破绽,使出失传已久的“关羽抹刀术“,将李元霸人头砍下。

还有一种说法是,李元霸死于自己的重锤之下。之前说了,李元霸是上天“大鹏鸟“转世,在人间无敌,杀人无数,戾气缠身,然后就不敬天地。李元霸曾经还骂过老天爷,这终于引起老天的不满,决定要收了李元霸。

这天,李元霸打了胜仗,很是高兴。李元霸有一爱好,就是喜欢向空中扔锤子,然后再用手接住,这个别人看起来很恐怖的事情,李元霸却常常玩得不亦乐乎。

这天也一样,李元霸心情高兴,一边策马狂奔,一边扔锤子玩。就在锤子落下时,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一道闪电带着巨大的雷声呼啸而来。

李元霸就一个弱点,就是怕打雷,因为前世是“鸟“嘛。这一声雷响,让李元霸心里一惊,就没接住锤子。



这400斤重的大锤就直接落在李元霸的背上,李元霸直接吐血而亡。




第2个回答  2021-02-21

强百倍倒不至于,鱼俱罗的武艺可能是略胜于李元霸的,但李元霸被鱼俱罗斩杀却是有一些戏剧性。

1、鱼俱罗斩杀李元霸之时接近90岁

提起鱼俱罗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谁,但实际上鱼俱罗在隋唐这段历史小说故事里担任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首先鱼俱罗有两个非常出名的徒弟,一个叫宇文成都,另一个叫宋老生。宇文成都的武力值也是非同一般的存在,能教出这样的徒弟,足以看出鱼俱罗的武艺超群。

但是这并不是鱼俱罗武艺高强的证明,反而是因为鱼俱罗的一招“转马刀”把李元霸斩于马下,才让很多人都知道了,在隋唐这段故事里,还有一位如此厉害的人物存在。

但是令人颇为费解的是,鱼俱罗斩杀李元霸的时候,他已经将近90岁了,而李元霸又不是文弱书生,李元霸有着“隋唐第一好汉”的名号,他的武力值也是非常顶尖的。一个90岁的老人,即使他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敌得过和他水平差不多的正值壮龄年华的李元霸吧!

所以在我看来,李元霸是否真是被鱼俱罗斩于马下,还是比较值得推敲的。不过李元霸只懂武力压制,并不懂得计谋,所以武艺超群外加战斗经验丰富的鱼俱罗,很可能依托有利地形,才杀了李元霸一记转马刀,让李元霸命丧当场。

2、李元霸是虚拟人物

在真实的历史上,并没有李元霸这个人物,反而是鱼俱罗真实存在。而李元霸的原型是李玄霸,不过真实的鱼俱罗下场并不好,真实历史中的鱼俱罗也是一位武艺高强的将领,不过他天生重瞳,被帝王所忌惮(当时传说,天生重瞳的人有帝王之相)。

要知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帝王有这样一副帝王相貌的将领,心里多少是有点不信任的,只要有一颗不信任的种子,迟早会发芽长成参天大树,于是鱼俱罗最后因猜忌被杀。

但是在《兴唐传》中,这样一位勇猛非常的将领却和李元霸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李元霸杀了宇文成都,而宇文成都是鱼俱罗的徒弟,另一位宋老生告知了鱼俱罗,宇文成都被李元霸所杀的事情,他添油加醋的说动了鱼俱罗去找李元霸为宇文成都报仇。

在《兴唐传》中鱼俱罗得偿所愿的杀掉了李元霸,但同时鱼俱罗也死在了这场战争之中,就在鱼俱罗成功斩杀李元霸的时候,不知道是鱼俱罗太高兴一时忘乎所以,还是疏忽大意了,他被李世民用箭射杀了。

最后的结果是鱼俱罗和李元霸都死在这场战争之中,也算双方打平了吧,都没吃亏的说。不过李元霸的死因有多种说法,李元霸被鱼俱罗所杀只是其中之一,愿不愿意相信就看个人理解了。

第3个回答  2021-02-23

市井名著大隋唐,老乐歪批道短长。对于熟悉隋唐主线故事的人来说,大家对隋唐十几条好汉的排名绝对不会陌生,然而,因为版本不同,很多名将英雄的排序,会略有差别,甚至连第二名宇文成都和第三名裴元庆,可能都略有调整。但无论怎么变化,西府赵王李元霸的位置是毫无争议的,这就带来了一个明显的问题,李元霸既然那么厉害的话,无人能击败他,那他该被谁“收走”呢?面对这个疑问,《说唐》给出了大家最认可的答案,但因为这涉及到雷神报仇等荒诞不经的内容,所以在此基础上,后世很多艺人也作出了细微的调整,最普遍的说法是,李元霸害怕打雷,浑劲上来后,拿自己的大锤向天空扔去,只为跟雷电对抗,结果擂鼓瓮金锤落下来以后,直接将他砸落马下,一命呜呼。

然而,在另一部比较有影响力的《兴唐传》中,李元霸的归宿完全不同,说他是被宇文成都的师父,鱼俱罗用绝招刀斩的。而且李元霸在这套书里,虽然力气是天下无双的,但论武艺,他连罗成的枪招都躲不利索,所以,经验丰富的鱼俱罗,是完全有机会斩杀李元霸的。然而,不少隋唐迷认为这种改编是败笔,因为李元霸无敌于隋唐时代的设定,一下子变得毫无意义了。因此,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鱼俱罗虽然是所谓的开隋九老,可是他退隐多年,根本不再参与沙场纷争,他的勇武到底在隋唐名将中算是什么水平呢?假如鱼俱罗有罗成的异母兄长姜松(《兴唐传》里叫罗春或姜春),或者专门克制罗家枪,同为开隋九老的双枪大将定彦平那样的本事,即使不参与好汉排名,他作为世外高人,击败李元霸相对也会合理一些。

想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兴唐传》的衍生作品,《兴隋传》中寻找答案。在《兴隋传》里,鱼俱罗是北齐旧将,当杨坚建立隋朝后,鱼俱罗以北齐势力的身份,固守徽州对抗隋军。面对如此勇将,隋文帝派出了自己最信任的兄弟,靠山王杨林率领大军征讨徽州,两军对垒后,鱼俱罗按照小说套路,先打败了几个名头响亮,但能力一般的龙套级别将军,引起了杨林的重视,立刻决定,要收降鱼俱罗,为隋军所用,抱着这个想法,杨林亲自催马上阵,对鱼将军展开了劝降。鱼俱罗倒是不客气,非常“遵守”评书规矩地向杨林叫板,杨林要是能用囚龙棒打败自己,才有资格劝降自己。靠山王只能动手,但是,他并没有立刻跟鱼俱罗厮杀,面对着鱼俱罗上下翻飞的大刀,杨林连躲三次,就是不还手,按照袍带书的规矩,这叫让鱼俱罗3招。鱼俱罗被杨林这么一让,更加气愤,难道是瞧不起自己不成?

杨林立刻解释道,让第一招,是因为敬佩鱼俱罗是个忠臣;让第二招,是敬佩他是孝子;这第三招还不招架反击,是因为自己敬佩鱼将军的神勇。可是,一心杀敌的鱼俱罗,根本不管这些,刀刀紧逼,杨林这才舞动囚龙双棒还击,两人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在杨林身后的伍建章担心主帅吃亏,立刻鸣金收兵,这才强行终止了这场龙争虎斗。而这就是鱼俱罗在小说中第一次亮相的战绩,整体来看,在杨林让他三招的情况下,斗气爆棚,使出全力也没有取胜;而杨林为了收降鱼俱罗,就算是动手的话,也没拿出全部的本事,说明鱼俱罗还是不如杨林的。打个比方来说,如果杨林这么让罗成三招的话,恐怕就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了。而按照隋唐英雄标准的武评排序,罗成正好名列天下第七条好汉,比第八杨林高了一点,由此可见,鱼俱罗的武艺,是排不进天下前八名的。

在基本确定了这样一个观点后,鱼俱罗往多了说,也就是天下第九魏文通的水平吧?那么,再回到他斩杀李元霸的话题,假如说魏文通可以斩杀李元霸的话,一定没人相信,可是最多比魏文通略强一点的鱼俱罗,斩杀李元霸,自然也不会得到更多隋唐迷的认可了。可问题是,小说《兴唐传》就是这么设计的,如果一定要给鱼俱罗斩杀李元霸,找一个合理的理由,老乐私以为:首先是因为他的拖刀计属于传统历史演义小说中,标准的败中取胜的套路,跟罗成的绝技回马枪差不多,用如今比较流行的比喻来讲,有额外的“输出加成”。其次,鱼俱罗已经年迈苍苍,隐退多年,见惯风雨,迎战李元霸,一心只是要为宇文成都报仇,所以他基本没有考虑自己能否活下去,只要在单挑李元霸的时候,不用自己的大刀碰上他的锤就可以。

鱼俱罗丰富的沙场经验,保证了他的大刀可以不被磕飞,而他打李元霸,不可能恋战,不过是几个回合就佯装败退,早都习惯了碾压敌人的李元霸,自然会忽略掉这一点。因此,鱼俱罗才有机会使用险招取胜。打个最简单的比分,李元霸再厉害,遇到一个又有心眼,又有经验,又不在乎自己安危,就想玩命,哪怕同归于尽也心甘的对手时,单凭一腔蛮力,还真容易吃亏。这就跟我们常玩的斗兽棋一样,大象再厉害,看似最弱小的老鼠,是唯一有办法制服它的,所以,鱼俱罗的勇武可能都不如魏文通,但他在“大象”李元霸面前,就是那只惹不起的“老鼠”。

第4个回答  2021-02-20

李元霸是评书中虚构的隋唐第一条好汉,手中两柄锤,力大无穷,天下无敌。在《说唐》、《隋唐演义》中,没人能打得过李元霸,李元霸自己也说,没人能接他半锤。但在《兴唐传》中,李元霸却被三个人打败了,不但打败了,还被阵斩了。这天下第一条好汉,在《兴唐传》中,李元霸为什么就牛不起来了呢?先后败在裴元庆锤下,罗成枪下,死在鱼俱罗刀下,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抛开创作上的问题不说,单从实战角度分析一下。

李元霸败在裴元庆锤下,是在天下反王扬州夺玉玺时。李渊是一路反王,接到瓦岗寨的通知后,李渊让李世民和李元霸去扬州夺玉玺。到了扬州,李世民得知杨林定了十条绝户毒计,要在武场上除掉天下反王,于是李世民就想溜。

这个时候,裴元庆下场向李元霸挑战。在此之前,裴元庆在四明山接了李元霸三锤,因为他的马不给使,马失前蹿,被众英雄误认为他被李元霸打败了。这次他是有备而来,苦练了武艺,定彦平还赠他两柄链子锤,一匹宝马。

裴元庆要雪上次被李元霸打败之辱,二人一对阵,裴元庆就砸李元霸,李元霸连接裴元庆两锤,也是使了吃奶的劲。裴元庆打第三锤时在锤柄上挂了链子,一飞锤打出去,打掉了李元霸紫金冠。上阵的时候,李世民交代过,只许败不许胜,于是拨马就走,李世民和柴绍随后就追,一帮人借机逃出了扬州城。李元霸败在裴元庆锤下,是故意败走,如果继续打,裴元庆应该不是李元霸对手。

李元霸败在罗成枪下,是在秦琼攻打铜旗阵的时候。当时罗成到阵中卧底,想和秦琼里应外合破铜旗阵。李渊已经称帝,考虑到将来瓦岗是大唐硬敌,而秦琼又是李渊救命恩公,便让李世民和李元霸给秦琼去送礼,顺便助他破铜旗阵,李渊就算报恩了,以后要大唐要是和瓦岗打起来,李渊就没有顾虑了。

李元霸赶到铜旗阵前,正好看见秦琼和罗成厮杀。二人是假打假战,正在阵前商量破铜旗的事。李元霸不知道,还以为罗成欺负恩公,抡锤催马就上去了,让过秦琼,和罗成打在一起。


罗成的枪法在书中排名第二,仅次罗春,他的“梅花七蕊”枪法除了罗春无人能破,大枪一抖,七个枪尖扎向李元霸,李元霸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拿双锤一挂,没挂着,罗成一枪挑了李元霸肩上的踢庭兽,李元霸吓得大叫一声,罗成又一枪,挑下李元霸大腿上的一块肉,李元霸大叫一声,催马败走。铜旗阵破了之后,李元霸见到罗成,还说罗成的枪真厉害。李元霸败给罗成,是因为李元霸属于力量型猛将,而罗成是技术型猛将,李元霸不熟悉罗成枪法,所以败了。

李元霸被鱼俱罗阵斩,是在李元霸打死宇文成都之后,鱼俱罗给宇文成都报仇。鱼俱罗是开隋九老之一,已经九十岁了,他知道李元霸力大,所以刀不敢碰李元霸锤,打了几个回合,鱼俱罗诈败而走,李元霸随后就追,鱼俱罗使出“转马刀”,将李元霸斩于马下。李元霸被鱼俱罗斩杀,是因为太轻敌了。这也符合李元霸的性格,李元霸虽猛,但脑子不是很灵,一根筋,被鱼俱罗用计所斩,也能说得过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