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情感色彩

如题所述

诗歌有四美,即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前面的文章已经介绍了怎样赏析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今天教大学赏析古诗的情感美。

在小说、戏剧、散文和诗歌等文学作品中,诗歌是最抒情的一种,即古人所说的“诗言情”。丰富、真挚和浓烈的思想感情是诗歌的本质特征。在星光灿烂的古代诗歌长河中,抒情的诗歌作品更是千娇百媚,美轮美奂,她几千年来丰富着国人们的情感、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启迪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欣赏分析古诗,我们了解了诗人的创作动机,从而理解诗人的悲喜情愁,就仿佛在聆听远离千年的诗人的倾诉和表达,强烈地感染着我们,给人以美的享受,激发我们对古诗的喜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

诗人都是多情的,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多愁善感的民族,连孔子这样的大思想家也是自作多情的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孔子闻《韵》,三月不知肉味,这是对音乐的痴情,孔子整理《诗经》并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是对诗歌的感触,道出了中国最早诗歌自然纯真的特点,这些无不说明孔子也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

古代的诗人在诗中表达思想感情尤其强烈和鲜明,比如同样是感叹时光的流逝,晏殊却写到“可奈年光似水声,迢迢去不停”。(《破阵子》)让人觉得时光仿佛流逝有声,词人这种丰富、细腻的感觉更加唤醒人们对时光的感慨:稍纵即逝,叫人无奈!这才是诗歌和诗人的感情表达方式,比孔子那一个更浓烈和鲜明多了。那么古代诗歌都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呢?下面分几点给大家作介绍:

一、古诗表达思想感情的内容和种类
一般地古诗表达思想感情无外乎亲情、友情、爱情等,往大一点就是思乡、爱国情等,当然也包括诗人的离愁别恨、忧国忧民,还包括诗人的人生理想、豪情壮志等等,为了方便学生学习、掌握,我把古诗表现的各种思想感情又笼统概括为“柔情美”和“豪情美”两大类,柔情美里面还包括“愁情美”(包括表达离愁别恨的、忧伤悲苦感情的)、“怡情美”(包括欣喜、高兴、乐观的感情等)、“爱情”、“亲情”等。下面举几个例子来体验一下。

夕阳楼 李商隐(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诗人用花柳、城楼、孤鸿等意象,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遭际的同情和自己前途渺茫、孑然无助的孤独哀伤,读了让人动容。

雨霖铃 柳永(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表达作者既表达了宦途的失意又表达了与恋人的难以割舍,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可以说既是表达离情的,又是表达爱情的词,是作者的代表作。

水调歌头 苏轼(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者除了表达他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联想到自己孤身在外,仕途失意,与弟苏辙七年未见,兄弟之情油然而生,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情真意切,让读者深入感染,这两句也成了流传千年的思亲名句。

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表达高兴喜悦之情的诗:

登科后 孟郊(唐)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人在明媚的春光中走马观花,尽情表达他金榜题名的得意狂欢。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杜甫(唐)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首诗是作者寓居成都,颠沛流离的生活暂时安定下来,描写作者散步花间,蝶戏莺啼,一片美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可惜这样自由安定的生活作者经历得太少了,如果作者生活在安定和平的社会时期,得有多少表现景象优美、生活幸福的好诗产生啊!

下面再赏析一首写豪情壮志的诗: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诗人借酒消愁,抒了他乐观豪迈的情怀,表现了他恃才放旷、天马行空的个性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8
唐朝,无疑是中国诗歌最鼎盛的时代,才子辈出如繁星,传世佳作更是数不胜数,一位位文坛大家,用笔尖记录着生活的真味,叩问先人的灵魂,洞察世间的真理。唐诗,时而浓烈似火让人读来热血沸腾,时而婉转绵长让人读来潸然泪下,时而气势磅礴让人倾佩万分,诗人们各有各的色彩,各自灿烂,使得唐朝文案百花齐放,美不胜收。而接下来这三位,可以说是其中最鲜明的三种颜色,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 浓烈的红色—陈子昂

陈子昂是铺开盛唐画卷的第一领军人物,他拥有着惊世骇俗的胆识和才华横溢的脑子,后人评价他是"汉唐风骨"的表率人物,初唐是盛行浓烟颓靡的诗风,他看不惯文人们软软弱弱,大手一挥,给初唐颓靡的诗坛吹来了一阵刚正和清新的风。他最为著名的作品要属《登幽州台歌》,这首诗千古流传,被认为是一首绝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写的是志士们拥有的极佳才能。"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四句话,只寥寥几字,道尽了千秋百代的心怀天下的志士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惊艳了古今。

陈子昂也是个胸怀天下的大丈夫,同时也有领军之才,据史籍记载,他曾随着安王出征边塞,那是他担任的军中参谋,但安王并不是什么有能之人,他除了享乐之外,对军事没有一点头脑,根本不会打仗,于是唐军节节败退,陈子昂悲愤于心,痛失家国的悲痛让他负担百倍,他再次进谏,但安王确认为他欲望过强,把他贬为军曹,干脆让他没有了开口的机会。陈子昂又气又恼,一边是看紧的战事,一边是家国,满腔的愤怒没有地方可以发泄。只好登上蓟北楼,对着长天皓日,仰望着苍天,俯视着大地,气愤的吟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写下了这支其响孤绝的《登幽州台歌》。

全诗一共四句,前两句前看古后考今,突出了时间线的绵长;之后一句陈子昂登上北楼眺望远方,拉开了视觉,显现了空间的辽阔感,之后的第四句,表达了诗人的落寞和孤单、愤怒和苦闷郁结于心的情绪,互相衬托,仿佛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了原野辽阔,北方潇潇的肃杀景象,一位心怀天下,胸怀大志的爱国诗人,却因报国无门而独上高楼,悲壮感喷发而出,气势磅礴,惊艳了山河!

2、 明丽的绿色—柳宗元

诗人总是不吝啬对柳宗元的夸奖,赞誉他顶风傲雪,刚正不阿,是奢靡的盛世中的一股清流。柳宗元为人刚正不阿,这种性子在朝堂之上最容易得罪人,才子也没办法幸免,柳宗元半生都在被贬谪的路上,但坏事也不全是坏事,他一路游山玩水,寄情于山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