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海北同过年,为何置办年货是很多人对新年的憧憬?

如题所述

伴随着疫情突然到来的兵荒马乱,我们已经走到了2020年的末尾。

2021年已经到来,新年新气象。

说到过年,那可是中国人最喜欢的节日了,打工人免不了开始准备回家团圆,各地人民都会按照各地习俗开始置办年货,大家都齐心协力准备过一个美满幸福而又充足的新年,为来年许下新的愿望,期盼新的一年顺顺利利,期盼疫情不再反复。

每到这个时候,各家的妈妈们就会忙起来了——要去采买各种零食、肉类、蔬菜,还有拜年的礼品,打扫家里的卫生……甚至有些家里还沿袭了“贴对联”的习俗,简直是忙得团团转。

在过年这一点上,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人民可全都达成了共识——过年,那是一定要热热闹闹的,要置办充足的年货。

但是,为什么人们都喜欢通过置办年货来表达对新年的憧憬呢?

其实,过年的习俗是始于汉朝的。

在汉武帝时期,朝廷才规定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于是春节的日期才这样被固定下来。

但在这个时候,春节并不是一个吉祥的时期,按照那个时候的风俗,春节可谓是一年中灾难性的日子——可生活还是得过下去的,因此人们就想出了各种方法来驱邪,比如说放鞭炮,就说爆竹声就可以驱除传说中一种叫“岁”的怪兽,还通过贴对联等将福气好运都收集到自家来。

吃饺子和放爆竹的习俗也是从汉朝时候开始的。

爆竹主要是为了驱邪,而吃饺子,最开始其实是防病,将各种葱蒜放在一起,加上肉类蔬菜等搅拌制成馅料,用面皮一包就是饺子。

这种类似药膳一样的吃法,还受到了医圣张仲景的认可。

到了五代时期,就出现了屠苏酒和春联。

王安石就有一句诗是“春风送暖入屠苏”,说的就是春节的时候喝屠苏酒!

那什么时候开始置办年货的呢?其实是在宋朝。

从宋朝时候的《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看到宋朝开封当时的繁荣和昌盛。

当时的人们,在新年到来之际也会采购大包小包,小孩子也会穿上新衣服。

说了这么多,其实也就是想告诉大家,过年的习俗是由来已久的,置办年货的习俗也是一代一代的发展起来的。而到宋代,办年货终于成了一个比较固定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2
一年到头忙忙碌碌,最终都是为了能过一个好年。而过好年的前提就是置办年货,置办年货不仅仅是为了过年期间大家聚在一起吃吃喝喝,更多的是一种相聚,也表达出人们对于新的一年的美好期待。
第2个回答  2021-01-22
因为只有在新年的时候,大家都不用工作,可以集体休息。每次快过年的时候,大家都会去办年货,而且在办年货的时候,人们都会买些吉利的东西,希望来年能够一切顺利。
第3个回答  2021-01-22
年货办的好,新年过的好,寓意着来年一定也会像现在一样很好,憧憬着未来,越来越好
第4个回答  2021-01-22
这是因为他们拿到这样的一个东西才觉得有年味了,通过这样的一个景象才知道让自己快过年了,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一个局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