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起源于什么时候?

书的起源是在周朝吗?

书籍是人类知识和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知识和文化的传播、交流和融合。我们可以与书中的文字交织在一起,变换出有声有色的人和事物,可以是催人泪下的悲剧人生,可以是万千欢喜的人间小团圆,可以是大气磅礴的历史记录……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书是在5000年前古埃及人用纸莎草纸所制的书,到公元1世纪时希腊和罗马用动物的皮来记录国家的法律、历史等重要内容。那么中国历史上书的由来又是如何?

书雏形——甲骨

今人所见的典籍,最早要属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商甲骨文,其次是周代的金刻和石刻。在殷代和西周早期,古代先民就地取材,以龟甲和兽骨为记录材料,人们将占卜卜辞、重要历史事件等用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记录下来,形成了甲骨刻辞、青铜铭文、石鼓文字等,也可以说这些甲骨是我国最原始的书雏形。

正式的书籍——简策”(或简牍)

中国最早的正式书籍,是约在公元前 8世纪前后出现的“简策”(或简牍)。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也有少部分用木板作材料,称之“版牍”)。古人将竹木削制成狭长的竹片或木片,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通常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因为材料的限制,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编缀用的皮条或绳子古代称之为“编”。简牍类的书籍在我国历史上有几次大的发现,如在孔子宅里发现的《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等。

竹简虽然廉价,制作方便,但这种笨重的书籍携带不便,而且每简容字有限,编简成册的长篇著作一旦散乱,则发生“错简”。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过写在丝织上的书--“帛书”,帛书比竹木简书轻便,而且易于书写,不过丝织品价格昂贵 ,所以帛书的数量远比竹木简书为少。

图书历史的大变迁——纸书西汉时已发明了植物纤维纸,但纸质粗糙。到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了能书写的纤维纸,使用绳头、乱麻、树皮、桑根、藤、苔、竹子、稻草、麦杆、布片做造纸的原料,纸张质地细腻,集中了缣帛与竹简的优点,被时人称为“蔡侯纸”。纸张的出现,使书写,携带更方便,成本降低,是图书史上一大进步。当造纸发展初具规模后,人们抄写文字,再把纸张黏贴起来,成为卷轴。这就是卷轴装。

从纸张发明到隋唐时代,纸书的制作主要靠手写。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种方式远不能适应客观的需求。隋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9
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后期,就出现了有关占卜吉凶的书。当时纸尚未发明,人们就地取材,以龟甲和兽骨为记录材料,把占卜的内容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就是最早的图书---甲骨的书。
最早的书还有“简策”、“版犊”、“帛书”。用竹做的”称“简策”。把竹筒破成一条条又窄又平的细分签,就可用笔在上面写字,当纸使用。一条竹签叫“简”,许多条竹签连结在一起叫“策”。“简策”最早出现在南朝中叶。 用木头做的书称“版牍”。把树锯成若干段,再将段锯成薄片就叫“版”,在“版”上写字后,就叫牍。把薄片编起来,就是“版牍”。“帛书”是写在丝织品帛上的书。
第2个回答  2021-04-18
最早的书还有简策、版犊、帛书。简策最早出现在南朝中叶,是用竹子做的,把竹筒破成一条条又窄又平的细分签,就可用笔在上面写字,当纸使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