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有关敦煌莫高窟的4个故事

如题所述

1900年5月26日,毁誉参半的敦煌守望人王圆箓,打扫敦煌莫高窟石窟时,无意间发现轰动世界的藏经洞。往事浮沉,千年沧桑,关于敦煌莫高窟的故事一幕幕走来。

一、乐尊和尚——神奇佛光

夕阳沉落,大漠尽头,浩瀚戈壁,弥漫尘埃。公元366年乐尊法师手持锡杖,在无边的沙海中艰难地跋涉、寻找着。

突然,奇峰耸拔的三危山巅闪烁出神秘耀眼的金光。乐尊法师在此开凿出了第一个洞窟。敦煌莫高窟(千佛洞)从此历经了几个朝代,前后八百年不间断地开凿,到了宋代成了闻名于世的佛国圣地。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2021年10月18日,甘肃敦煌莫高窟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二、藏宝——劫难

北宋仁宗年,于阗亡国,于阗公主梅朵由僧师阿奢那率众僧的护守一路风尘,疲惫逃亡,投奔远嫁敦煌的姐姐珍娘(敦煌节度使曹顺德夫人)。途中遇西平王李元昊和其左厢军指挥使旺荣将军,旺荣对梅朵一见钟情,护送至敦煌。

李元昊十年前欲娶珍娘不成,对曹耿耿于怀。借护送公主投亲之机,借故为于阗复仇从敦煌借道。曹顺德左右为难,欲奏请朝廷意旨又探李元昊根底。

北宋都城开封,朝廷欲平定西域之乱,拟出对策:送“金字大藏经”镇定边关。翰林画院方天佑才高趣雅,天天饮酒做画。范仲淹受朝廷之命,委以方学士重任——赴敦煌护经使。

李元昊得知曹顺德有朝廷依靠,又有请大藏经镇宝之举,对曹统辖的西域觊觎心切。假借迎经祝贺,实在虎视城池。

方天佑护经至敦煌,盛大迎经, 敦煌三界寺盛典恭迎大藏经,节度使府上下热闹非凡,各藩使节前来祝贺。节度使府大堂灯火通明,歌舞表演助兴。梅朵被方天佑的才华深深吸引。

李元昊为了得到珍娘,旺荣为了得到梅朵。为了夺取敦煌城,为了大藏经,为了称霸西域,为了和大宋抗衡,觊觎中原,残忍地发起了对敦煌的进攻。敦煌节度使曹顺德和守将罗将军战死。

最终珍娘起舞,跳进火海化作天女随烟升天。李元昊目瞪口呆。 李元昊下令全军攻城,得到为经书,得到为梅朵,得到敦煌而战。

旺荣闯进三界寺搜找方天佑遭无尘法师阻拦,旺容拔刀弑杀法师。转而在莫高窟逐洞搜查。

藏经洞内,方天佑和梅朵劝阿奢那和僧侣快快离开,阿奢那誓与佛经在一起,告诉方天佑带着梅朵远走他乡。时间紧迫,最后阿奢那和僧侣们与藏经洞的完工一同被封死在洞里。方天佑和梅朵悲痛欲绝。掩埋了洞口走出来被旺荣发现。

旺荣歇斯底里喊着梅朵,咆哮着要方天佑的命,梅朵承揽下一切,让旺荣放了方,就和旺荣走。旺荣信以为真,让士兵放了方。梅朵带着旺荣走向山顶,带着无限的眷恋和遗憾跳崖身亡。旺荣惊呆了,缓过神,命士兵把方天佑丢进沙漠里。 方天佑在沙漠中被流沙掩埋,手中的“菩萨说法图”随风而去。 旺荣怀抱梅朵的尸体,骑马走向沙漠。

三、抛弃后的倔强

敦煌莫高窟在经历了千百年漫长岁月后,石窟和壁画彩塑在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

15世纪以后,明朝政府封闭了嘉峪关,敦煌遂成为荒芜之地,莫高窟也随之被弃而人迹罕至,很少有人维护。

19世纪末,道士王圆箓来到莫高窟定居后,香火渐盛,他把信徒们施舍的钱财节省下来,开始按照自己对道教的理解来重修和改造莫高窟。

四、残破的石窟—千年的羞辱

1900年,一把芨芨草,捅开了一个沉睡近千年的藏经洞。这时的莫高窟由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看管。7年之后,匈牙利人斯坦因在敦煌获得文书,此后,法国伯希和、日本橘瑞超、俄国奥登堡等探险队纷至沓来。中国学者虽然姗姗来迟,但终于展开了对敦煌文书的拯救,1909年,由于罗振玉等人的奔走呼吁,清政府命人将剩余的敦煌文书运送北京,但这些文书仍旧面临着一场浩劫。

这是中国近代的伤心史。文物的流失让国人痛心疾首,学者的奋力拯救让人心生感慨,而这些故事似乎都昭示着一个帝国的国势衰微。

大家都知道,一部敦煌 历史 就是一部外国列强的掠夺史,但其中渗透着诸多民族的无奈和惨痛。现在,我们能做的是,尽量地保护残存的 历史 和文物,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为了保护壁画,在莫高窟内参观时,不拍照,只能用手电筒观看,可以自备一个手电筒进入参观。

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约5000件。

1910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


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掠走约600件经卷。

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

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

敦煌莫高窟的 历史 跨越1600年,这1600年里从南北朝到隋唐、五代、宋元,中国 历史 中的每一个时代都留给莫高窟不同的印记和风格。

这其中它又历经了战乱、阴谋和杀戮,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人用信仰的力量构建的一个接一个美丽而多彩的洞窟。在长长的 历史 中,绝大多数竟奇迹般地保留了下来。

五、莫高窟保卫战——重生

自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起,中国的 历史 学、考古学和美术工作者到敦煌进行考察的人逐渐增多。经过他们的研究和宣传,敦煌莫高窟在文化界的知名度逐渐提高。1944年,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担负起了保护洞窟临摹、研究敦煌壁画的职责。1951年,敦煌艺术研究所更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8月,在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基础上,扩大建立了敦煌研究院。1986年12月,敦煌被国家列为 历史 文化名城。同年12月,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自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特别是建国以后,在政府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几次大的抢修工作,使莫高窟的危机状况有所改观,危岩的加固解除了崖壁和洞窟崩塌的危险,保证了石窟群的安全;对大面积脱落壁画的近600多平方米壁画进行了抢救性加固;对部分有烟熏的壁画进行了壁画清洗的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敦煌的驼铃

随风在飘零

那前世被敲醒

轮回中的梵音

转动不停

我用佛的大藏经念你的名

轻轻呼唤我们的宿命

残破的石窟

千年的羞辱

遮蔽了日出

浮云万里横渡

尘世的路

我用菩萨说法图为你演出

今生始终无缘的共舞

敦煌的风沙

淹没了繁华

飘摇多少人家

一杯乱世的茶

狂饮而下

我用飞天的壁画描你的发

描绘我那思念的脸颊

我在那敦煌临摹菩萨

再用那佛法笑拈天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