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说之朱光潜《无言之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9
                      文思整理

  朱光潜先生之《无言之美》(第二版)是编者彭锋将朱光潜先生多篇文章编排而成。书有四编——星光,化境,妙悟和生趣,每编下有十篇左右文章。

  根据编撰顺序,该书阐明了与美有关的几个问题。

  一是什么是美。独苏读完书对此的理解是,美是超脱现实,遗忘自身境地的无限精神。首先,美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美的事物本身,另一部分是所认为该事物美的人的内心世界,美是客观存在并被感知而产生的。而这种想象对于客观美的补充和完整使得美具有超脱现实的意义,人可以在美中寻找安慰,达到弥补现实缺憾的作用。其次,在美的欣赏中,人们投入其中,忘却现实自身或委屈或艰难的处境,或是在空白情绪中增添艺术的趣味。另外,美是无限的,美的生命长度是无限的,若是一个作品无法在漫长时间里被认可,被欣赏,那便不足以称之为美,真正的美是留在历史的血液里,随历史脉搏跳动的。当然,每种艺术的受众不一定相同,范围也不一定广,但是,被一定群体的受众所接受,一定要长时间被该群体所认可,方称为美。对于独苏而言,在这一部分收获最大的是美感和快感的区分。人对于世界的感知是持续和漫长的,通过眼睛看,通过耳朵听,将这种事物的直观印象进行自身的消化的理解,产生感觉,使人心情愉悦的感觉时有,但是,这种感觉是否是对事物美感的感知却未知。区分快感和美感是认识自己和鉴赏美的一大重点,若是时常把快感当作美感而去追求,而快感是短时间的刺激感觉,那么,是在抛却无限拘泥于有限了。特别是无言的美,这种无言的美对于独苏来说是远离聒噪,静赏美丽的意思,无论是作品本身,还是读者,保持一种无言的表达和交流方式,又是一种美。

  二是如何欣赏美。朱光潜先生在本书中把美与艺术几乎划上了等号,对于美的欣赏可以从艺术的几大方面入手。首先是音乐,文中提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中认为孩子最先学的东西就是音乐和体操,这两个方面,一个是关于身体,一个是关于精神的,对于音乐的鉴赏可以达到培养审美,陶冶情操的效果。独苏也认同书中观点,音乐是最自由,没有界限和边界。各国的语言或许不同,但是对于各国歌曲曲调所含感情的共情却是时常有的,我们听其他国家的歌曲时,未必能听懂其中的具体内容,但是对于其中或欢乐或悲伤,或孤独或热闹的感情却是明白的。然后是诗,在朱光潜先生的眼中,诗为文学之美之最,对于诗的欣赏能力才真正反映了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度。独苏认为,这是因为诗是用最有限的语言去表达无限的意。小说和散文等用大量的语言去表达一个或几个主题,而诗却不同,寥寥几字,构建一个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景,让作者自己的意思得以被了解。有如“空梁落燕泥”,孤独萧条之意已达。再就是绘画,独苏认为,对于绘画的美的理解需要结合快感和美感的区别部分,如今会画者众多,而能被称为巨作的却寥寥,是因为现今充斥着大量空洞的画,看似绚丽复杂,却无意思表达,对观者产生了一时的视觉冲击,而无回味,“美则美已,毫无灵魂”,这些画大概可以这样形容,就好像堆砌了大量复杂优美词藻的文章,看似高深,却实不知其中之意。但是这意的有无,在于画本身,也在观者。

  三是如何创造美。朱光潜先生所言,美的创造应该是起于模仿,重在训练,终于习惯。关于模仿,朱光潜先生所推荐的是广博地学习和了解,而不可从一开始就偏执于一方面。而后,在这种广博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认知和趣味偏好,懂得去评鉴和选择了,并在广大的模仿中找到了自身的着落点。再就是,朱光潜先生提出,灵感并不是一种上天启示,而是一种未被人自身所发现的潜在心理,这种潜在心理也需要自身积累的堆积。而后,通过不断的训练,加深自身的功力,最终形成一种习惯。独苏认为,这种方法,不仅是艺术,对于人生的各个阶段和能力的形成都适用,就像儿时走路,开始于对大人走路的模仿,而后自身的训练,到后来形成一种习惯,将会走路当做了一种自然形成的东西。

  另外,书中对于如何看待美,接受对于作品美丑的不同看法,用不同流派和宗教中精神内核去理解美等,均有涉及,独苏就不详写了。

                若有偏颇

  独苏对于本书的编排并不是特别满意,前部分的编排从什么是美开始,讲述美,到解释,而后方法,每篇文章的内容连贯,具有逻辑性,但是后小半部分的编排则显得有些凌乱,例如后部《看戏与演戏》,这一篇涉及一些作品的美及对于美的看待问题,独苏认为,这部分可以放在前部分,例如第一编星光中。且虽我们所认为朱光潜先生为美学大家,对其作品十分喜爱,但是独苏认为,作者的每一本书都应具有独立性,既不是散文集,则需要其所选文章内容与书的大题相关联,不得不说,本书有几篇文章可以从书中去掉。当然,这只是独苏的一点建议。独苏感谢编者的编撰,对于编撰文章的搜集和逻辑性的把握十分佩服。

  另外,独苏认为书中有一点错误。在第四编,生趣中第一篇文章《谈美感教育》中,朱光潜先生在说许多学者怀疑和批判文艺时,举到了托尔斯泰《艺术论》中的一句话,“宁可不要艺术,也莫再让现在流行的腐化的虚伪的艺术继续下去。”独苏对于托尔斯泰的作品不甚了解,所以其对于艺术的态度独苏并不知,但是独苏认为托尔斯泰的这句话用在这里倒是并不恰当。这句话所表达的是托尔斯泰批判腐化和虚伪的艺术,而不是对于整个艺术的完全否定,但是如果朱光潜先生想表达的是能称为艺术的皆为高雅,也就是说,在朱光潜先生的认识中,那种托尔斯泰所言的腐化的虚伪的艺术根本不能称之为艺术,那么托尔斯泰的这句话说是对艺术的怀疑也有理可依了。因此,这一点独苏存在困惑。

                关于作者

  独苏读此书时,发现朱光潜先生写作的几大特点。

  朴素语言与晦涩语言并用。朱光潜先生对于美学的见解独到且深刻,对于许多重点的表达专业且简练,并包含不少哲学家与心理家学派名词,这导致这本书部分内容并不是轻松易懂的。此书概念不乏,如“化境”,“稳境”等词,“弗洛伊德派心理学”,“浮士德精神”等名词,虽在先生的解释下得以理解,但终不能尽收心底,因此也是这书有反复阅读必要的理由。而书中又常常是在重点指明后进行了解释,运用平实的语言,使读者更领会其意义。在《谈趣味》中,先说“谈到趣味无争辩”,讲不必与人对于作品的好坏争输赢,又对其进行了口语化的解释,“你以为丑他以为美,或者你以为美而他以为丑时,你如何能使他相信你而不相信他自己呢?”这些解释又弱化了书的阅读难度,这种语言的并存和读者考量,我想也是其美学造诣广为认可的原因,学问在深不在浅,而语言则可以在浅不在深。

  引用作品丰富。书中美学主要以绘画,音乐和诗为对象,对于图画和文字的引用贯穿全文,展现了朱光潜先生丰富的阅览。仅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这篇文章的第四段一段中,就提到了《长恨歌传》,《长恨歌》,《长生殿》,《会真记》,《西厢记》等七部作品。对于画作的引用和解释阐明了美的存在和意义,对鲍蒂切利《春天》通过对爱神背景的观察解读出画作所表现的神的肃穆。

  对于古典文化的喜爱。朱光潜先生所认为文学中诗最美,超散文,小说,对于诗的体悟的欣赏美,欣赏文学的重要方面。对朱光潜先生文章中引用大量的古诗古文,对其喜爱可见一斑。他既爱《玉阶怨》,也读《秋柳诗》,既称赞《采采卷耳》,也懂得《人间词话》,并感悟孔子,庄子之言。

  独苏个人见解,如有偏颇,敬请指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