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重回350公里时速的背后有何故事?

如题所述

9月21日,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正式运营,高铁重回350公里/时,速度再次领跑全世界。特别强调“重回”,是因为早在2011年,中国已经有包括京津、武广在内的5条高铁按照350公里/时速度运营。也就是说,高铁这次提速只是回到以前的最高时速。

6年前,受动车事故影响,国内针对高铁的各种批评和反对高铁的声音不断涌现。同年8月,中国高铁踩下“急刹车”,境内9000公里高铁全面降速,350公里时速降至300公里,250公里时速降至200公里。但是当时官方的结论是,经认定,这是一起因列控中心设备存在严重设计缺陷、上道使用审查把关不严、雷击导致设备故障后应急处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

当时据官方说法是因为当年车窗玻璃设计形状和强度达不到要求,车速提到350公里两车交错时产生的负压有导致玻璃爆裂的风险,所以为了保障行车和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最高车速做了限制;现在几年过去了,存在安全隐患的车厢已经全部更新改造完毕,具备了在超高速下安全行驶的条件,所以恢复350速度是势在必行。


以2011年为节点,此后的6年时间,速度之外的安全、舒适成为高铁关注的重点。包括此次“复兴号”的正式运营,对乘客旅行舒适度做了进一步提升。无线WiFi全覆盖,新增USB充电插头,更具人性化的座椅设计等,不一而足。

中国铁路总工程师曾公开表示,高铁提速,需要考虑运营成本、维护成本、票价和客流量等因素。因为,从经济合理性角度考虑,高铁速度越快,对接触网等基础设施磨耗越大,对动车组自身耐久性要求越高,进而成本增加。

经多方论证,今年7月,京沪高铁重新试跑350时速。两个月后的9月21日,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与乘客见面,高铁时速重回350成为现实。

至此,中国再次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