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区别

如题所述

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区别有:

1、招生对象不同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与初中学历的人员;高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是高中毕业生和中专、职校、技校的毕业生。

2、学制不同

中等职业学校学制三年;

高等职业学校按本科和专科学制不同:本科4年(少部分5年),专科3年(少部分2年)

3、享受教育的层次和待遇不同

中等职业学校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学历性的学校,学生毕业属中职学历。

高等职业院校包括专科和本科两个学历教育层次,高等职业院校颁发给合格毕业生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为国家承认的学历,并享受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一切待遇。

扩展资料

1、中等职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高中程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

2、中等职业学校目前主要分为三大类:

1)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简称中职: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一般为三年。

2)技工学校: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一般为2到3年。

3)职业中学(职业高中),简称职中(职高):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一般为3年。

3、高等职业教育偏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在大陆主要是专科层次,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亦有部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从2008年秋季开始举办四年制本科教育。

高职学生毕业时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或本科毕业证书,并享受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一切待遇。高职毕业生可以继续参加省统考的专升本考试,也可毕业1年后的下半年报考全国统招研究生考试(本科毕业或具备本科同学历者,专科毕业当年不得参加)。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等职业学校

百度百科-高等职业学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19

1、定义上的区别

中等职业教育: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职业高中)。

高等职业教育:简称高职。高等职业教育包括专科和本科两个学历教育层次。

2、毕业学历上的区别

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属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历。包括中等专业学校、技校、职工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技术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中专、高等职业学校的中专。

高等职业教育:高职学生毕业时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和本科毕业证书,并享受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一切待遇。

3、培养目标的侧重点的区别

高等职业学校:以培养知识性人才为主要目标。即目标是实用化,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等教育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

中等职业学校: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等职业学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职院校

第2个回答  2017-05-11
以下资料详细介绍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区别。
中等职业学校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学生毕业属中专学历。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与初中同等学历的人员,基本学制为三年。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包括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目前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其定位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
中等职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高中程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分为公办和民办两大类。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四类:
(1)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塔克林丽兹聂尔粈兰奇叶兰盖里斯克那赛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一般三年。传统的培养目标是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小学教师。
(2)技工学校(简称“技校”) 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以3年为主,培养目标是中、初级技术工人。
(3)职业高级中学/高级职业中学(简称“职业高中”、“职高”)在改革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由普通中学改建而成,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以3年为主。培养目标与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类似,以生产服务一线的操作人员为主。
(4)成人中等职业学校(简称“成人中专”)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职业学校,最早定位是把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成年人(主要是在职人员)培养成中等技术人员。学制二年或三年。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从上世纪末起非师范、非医学、非公安类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逐步规范校名后缀为"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而师范、医学、公安类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则应规范校名后缀为"高等专科学校"。 "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为高职院校的特有校名后缀,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响应教育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规划,部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从2012年起开始试办本科层次的专业(与本科院校合办)。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包括本科和专科两个学历教育层次。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包括本科和专科两个学历教育层次;而在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则完整的囊括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层次的学历教育。
高职院校也有三六九等,地位从高到低依次是:高等专科学校,专科学校,国家示范性高职,省重点高职,普通高职,民办高职,成人分校,中等专业学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3-06
一般认为,普通教育与 职业 教育有着明确的区别。它们的起源不同,实施机构不同,职能和培养目标也不同。这些根本性的区别决定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地位的高下之分,也决定了两者在课程设置上的不同倾向,即普通教育偏重学术性知识的传授,而职业教育侧重实用性技能的训练。但若从最广的意义上来说,在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每个人所受的教育都应该由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这两部分组成,否则便难以安身立命,承担起各项社会责任。也就是说,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根本性的教育目的上是一致的,即培养“社会化的人”。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区别
(一)生源渠道上的区别
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二是中等职业技术 学院和职业高中对口招生的学生,三是初中毕业的学生;而普通教育的生源通常是在校的高中毕业生。
(二)培养目标上的区别
普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研究型和探索型人才以及设计型人才,而职业教育则是主要培养既具有大学程度的专业知识,又具有高级技能,能够进行技术指导并将设计图纸转化为所需实物,能够运用设计理念或管理思想进行现场指挥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换句话说,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艺型、操作型的、具有大学文化层次的高级技术人才。同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能够直接上岗,一般没有所谓的工作过渡期或适应期,即使有也是非常短的。
(三)与经济发展 关系上的区别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职业教育又是高等教育中同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部分。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中,职业教育的学生人数的增长与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处于正相关状态,高职教育针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培养相关行业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它的规模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产业结构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和定位必然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职业教育如何挖掘自身内在的价值,使之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是其根本性要求。
(四)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上的区别
在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上,普通教育是根据学科知识体系的内部逻辑来严格设定的,而职业教育则是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或能力要素为核心来设计的。就职业教育的专业而言,可以说社会上有多少个职业就有多少个专业;就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而言,也是通过对职业岗位的分析,确定每种职业岗位所需的能力或素质体系,再来确定与之相对应的课程体系。有人形象地说,以系列产品和职业证书来构建课程体系,达到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无缝接轨。
(五)培养方式上的区别
普通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虽说也有实验、实习等联系实际的环节,但其目的仅仅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掌握理论知识,着眼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与传授。而职业教育则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岗位所需的动手能力,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教育时刻与训练相结合,因此将技能训练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讲究边教边干,边干边学,倡导知识够用为原则,缺什么就补什么,实践教学的比重特别大。这样带来的直接效果是,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同其所受的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是对口的,他们有较好的岗位心理准备和技术准备,因而能迅速地适应各种各样的工作要求,为企业或单位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2-17
推荐咨询【西安北方交通技工学校】,该校全国知名老牌院校,开设20+国际热门专业。集团化办学,师资力量雄厚,行业专家+企业技术总监+精英教师。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区别有:【点击获取专业课程资料】

1、招生对象不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与初中学历的人员;高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是高中毕业生和中专、职校、技校的毕业生。
2、学制不同,中等职业学校学制三年;高等职业学校按本科和专科学制不同:本科4年(少部分5年),专科3年(少部分2年)。
3、享受教育的层次和待遇不同,中等职业学校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学历性的学校,学生毕业属中职学历。高等职业院校包括专科和本科两个学历教育层次,高等职业院校颁发给合格毕业生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为国家承认的学历,并享受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一切待遇。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技校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西安北方交通技工学校】。西安北方交通技工学校充分利用实训的过程评价手段,使实训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工作态度的主要手段。同时,要通过引导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将理论知识运用与实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