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如题所述

经济层面、政治层面、思想文化层面

1、经济层面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仍占着显著的优势。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2、政治层面

封建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

3、思想文化层面

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有的。

扩展资料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任务

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其实,在这两大任务之间,既存在质的区别,又彼此紧密联系着。前一个任务是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条件,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必然要求和根本目的。

3、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倒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

4、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以近代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解决生产力的问题,是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1

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是一个特殊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具有以下特点:

(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

(2)中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

(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这与资本帝国主义斗争和间接控制,与中国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中国地域广大等有关。

(6)中国人民政治权利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扩展资料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

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大国,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原有的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很大的解体作用,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的发展,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为有了一定程度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

参考资料: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3

1、两种经济并存,其中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官僚买办资本相结合。

2、政治上主权沦丧,资本帝国主义逐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而且操作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3、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中国实际上的不统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4、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构成统治中国的社会的政治基础。

5、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广大民众,特别是农民,过着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穷和不自由的程度,为世界所仅见。

扩展资料

分界

此时期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为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在此后的近一百年间,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标,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在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革命对象和任务性质。

在近代史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两个: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而前者为最主要矛盾。但两大主要矛盾在历史的进程中,呈现出错综复杂关系和起伏状态,两大主要矛盾规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就是要推翻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摆脱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或者说,近代中国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实现国家近代化,改变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参考资料中国近代史-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30

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仍占着显著的优势。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2、封建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

3、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

4、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有的。

扩展资料:

1、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2、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7

基本特点如下:

1、两种经济并存,其中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官僚买办资本相结合。

2、政治上主权沦丧,资本帝国主义逐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而且操作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3、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中国实际上的不统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4、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构成统治中国的社会的政治基础。

5、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广大民众,特别是农民,过着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穷和不自由的程度,为世界所仅见。

扩展资料: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中国也在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和不平等条约的屈辱中开启了现代化之门。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现代化的起点。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逐渐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最终赢得民族解放的历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