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味道》800字记叙文

如题所述

炎热的夏天,穿上一件轻柔又透汗的真丝衬衫,别提那个舒服。丝绸的原料是蚕茧,养蚕许多年来一直都是家乡人喜爱的致富项目。

桑叶是蚕宝宝的食物。新春刚过,外面虽然还有点寒气,桑树的枝头就露出淡淡如烟的春色。春光灿烂,细雨飘洒,等到桃杏都已红了枝头,桑树那根根枝条上也很快吐出一点点的鹅黄,给人明晃晃的清爽感觉,让人真切的感受到生命萌芽的可爱神奇之处,渐渐的桑叶儿变得葱绿了,风一吹,已然是成片成片绿浪翻滚的桑树林。

桑葚大多长在未经嫁接的沟河旁的野桑树上。桑葚的外形和草莓相似,但是要比草莓小得多。桑葚刚结果时是青青的小果,后来就慢慢地长大变成了红色。这时的桑葚就可以吃了,但是它的味道是很酸的,放进嘴里会把小伙伴们酸得龇牙咧嘴。如果能再等上几天,红红的桑葚就变了颜色,成了紫色,这时的桑葚才是食用的最佳时期。拿一颗桑葚放进嘴里,一股说不出的味道甜彻心扉。

而这时候的树下,一张张眼巴巴盼着的小脸上满是喜悦之情。我们爬到桑树上,站在粗壮的枝桠上,偷偷观察那些隐藏在桑叶间的果子,哪个最大最紫,哪个就是我们的囊中物,变成我们嘴里的甜蜜美味,不一会儿,张张小嘴就如戏剧里涂着油彩的青衣。有时候,我们玩心骤起,趁伙伴不注意,就会用满是桑葚汁水的小手猛地往他脸上一抹,把伙伴弄成个大花脸,于是大伙儿你来我往的轮番攻占对方的身上脸上,顷刻间,桑树林留下了一片嬉闹声与欢笑声。

在爷爷家旁边小河旁有一棵老桑树,树干粗大,要双臂合围才能抱住,它也是我见过的最大最老的桑树。为了馋嘴的我们,爷爷一直舍不得砍伐。春末夏初,老桑树巨大的树冠遮天蔽日,是我们玩耍的地方。在桑葚成熟的日子,我们就盼望着刮风。大风一起,树枝沙沙作响,摇曳之中,诱人的紫色桑葚像下冰雹一样“哗哗”落到地面,弹起后滚动几下就稳稳地停在面前。于是我们就欢呼着在地面拣拾桑葚,甚至来不及清洗,在裤子上擦擦尘土迫不及待地放进嘴里,顾不上品尝味道,就手忙脚乱地奔向下一个桑葚。那时候的我们玩得极为开心,爬起来后,咧嘴笑笑,没有一句埋怨话语,就奔跑着拣拾桑葚。等到每个人都吃个肚皮溜圆时,互相看看,忍不住哈哈笑成一片。原来每个孩子的嘴上都是黑乎乎的,像墨水抹上一样。

桑葚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是童年的味道。黑黑的桑葚,甜甜软软的晶莹透亮,摘一颗熟透的桑葚,丢进嘴里,稍一咬,汁水就流满嘴,那种惬意的香甜流遍全身,让心情舒畅。初夏时分,绿叶下,一颗颗青果转红变紫,不等入口心就醉,那种醉总是令人难忘。我的童年也拴在了挂满桑葚的枝头上,那酸甜味儿记载着我的温馨和欢乐,成为最美好的回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2-20
我的童年盛在一个美丽的小村庄里,那儿美丽而又恬淡,充满着甜甜的味道。

早上,村庄发芽了,长出了古老的炊烟,炊烟像一个调皮可爱的小姑娘,被母亲催起来后,仍不肯从农舍母亲的乳头——烟囱上移开。我可不能那么懒,穿上朦胧的雾纱,嚼着淡淡的烟气,我爬上了村前的小山坡。透过一棵棵杨树的树隙,我看见细碎的太阳升上了树梢,橘红色的光芒斑斑驳勃地照在我的脸上。哦,好温暖啊。

我和伙伴们爬上一棵老海棠树,坐在树丫上,讲故事、唱歌、做游戏。我们从不担心会摔下去,因为大地上,有阳光托着我们。

我们跑进湿漉漉的稻田里,稻子还是水绿色的,把我们透明的心也浸得充满活力。

傍晚,太阳像一枚熟透的果子,终于落了下去。莹火虫开始提着冰蓝色的小灯笼出来跳舞,我们把莹火虫捉住,放进袋子里,那蓝色的小火焰聚成了一团团、一簇簇,照着我们晶亮的小眼睛。像一颗颗小小的星。

星星发芽了,长出了七月的银河。一粒粒水晶般的小石头挂在黑色的大绒布上,用纯真的眼睛看着我们。是的,石头也有眼睛,还会哭哩,星星的小肚皮里装满了水,稍稍一握,就会流下眼泪,滴在荷叶上,滴在麦苗上,也滴在我们黑黑的睫毛。

瞧,那边的树枝上也挂了几个小星星。一阵沁凉的风吹过,弱不禁风的小星星冻得直打颤,让人怜爱,让我恨不得把它摘下,放在手里百般呵护。月亮是夜空孤独的过客,拖着疲惫的身子停在我窗口,天太晚了,她怕我们害怕吧,柔柔的月光泻在我们的被子上象雪白的棉花,暖洋洋的。

哦,我的童年有着美丽的味道,这种甜美让我怀念至今。童年的味道,莹火虫知道得没有我多。追答

 晚饭后,我坐在阳台上,看着外面的灯红酒绿,人来人往。城市的拥挤与冷漠让我想起乡下的黄昏中袅袅升起的几缕炊烟,随而那淡淡的柴火味就嗅入鼻腔内,那气味似一把无形的大手在心间拨动,触动我的心房,想起了一段悠长而又美好的回忆。

  小时候的秋天,临近傍晚时,夕阳总落在院子里,将院落的篱笆染成橘红色,柴火味也随着夕阳灌满了整个院子,勾动了我们这群小鬼的蠢蠢欲动的食欲,这柴火味是奶奶烙的大饼飘荡出来的味道。厚厚的面饼放在大锅内在它上面再盖上一个严实的大盖子,奶奶将这大锅一把埋在田里的柴火堆中,不用明火大烤,而是慢慢用禾梗慢慢燃烧。奶奶做的烤饼特别香,有时在里面放些香瓜子或者黑芝麻,有时搅些白糖,有时做成咸的,各种不同的味道总能让我们捧着热乎的大饼啃个够本。饼儿烤熟时有金黄色的外壳,一看就有食欲,一口咬下去外面是酥酥的,脆脆的,还透着淡淡的柴火味,但是中间却分外的软,有时和着白糖的烤饼香甜香甜的。

  熟悉的柴火味不仅是烤饼,还有奶奶藏在地下室的红薯。一到了秋天,庄稼大丰收,红薯也丰收了,还裹着泥巴的红薯装满了一筐筐,我们眯着眼睛偷偷摸摸的从地下室摸来几个红薯,乘着奶奶用柴火堆烧烤大饼时将红薯一并扔进火堆里,然后蹲在一旁看着火光跳跃,夕阳的橘红色染红了我们稚气的面庞。烤熟后我们用一小木棍将红薯从火堆里拨出来,撕了外皮一层黑黑的外皮,热气腾腾带着柴火味的甜香味就溢出来了,我们在奶奶诧异的目光下乐兹乐兹的啃着红薯,跑开了,留下奶奶带着无奈笑容骂一句:“贪嘴的娃儿。”

  但过了不久,父母把我接回城里上学,那伴随着我成长的柴火味我再没有闻过了,似乎随着我的童年遗失掉了吧。

  但我不会忘记秋天的傍晚,大大的烤饼,带着泥巴的红薯和院落灌满的柴火味。它们把我的童年渲染得如此多姿多彩。忘不了,忘不了,忘不了。它们在我心灵深处,烙下了难以忘怀的童年味道

追问

还有文章吗,这不太符合实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