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烧一炷香,人争一口气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是:做人要有骨气有志气,不能丢了尊严。

出自:《增广贤文》下集: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作者未知,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清代民间创作的结晶。

佛,是普天上下最受到尊重、敬仰、羡慕、追求的至高无上的代表。因此,佛的香火越鼎盛,就说明该佛的思想、佛法越受到人民的顶礼膜拜;作为佛而言,一炉香就代表着这尊佛的思想的伟大;而作为人而言,生命只在呼、吸之间。所以,争一口气,是为了延续下一次的呼、吸。由此可以想一想,如果一个人不争这口气,那么,就只剩下了出气或者吸气了。这就是这句话的真谛所在。

扩展资料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增广贤文》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强调了读书的重要、孝义的可贵,这些观点体现了正统的儒家精神。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庞杂,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认可的格言,使之具有了广泛的代表性。

《增广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而又语句通顺,易懂。但中心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

其中一些谚语、俗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许多关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内容,经过人世沧桑的千锤百炼,成为警世喻人的格言,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乐不可极,乐极生悲”等;

一些谚语、俗语总结了千百年来人们同自然斗争的经验,成为简明生动哲理式的科学知识,如“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等。

《增广贤文》佳句赏析:

1、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很多事情是人力不能勉强的,随缘就好。

2、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在情绪冲动的情况下,做出的决策伤人伤己,总是让人追悔莫及。

能忍住自己的脾气,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能力。

3、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不是幡动,是尔心动”。这世界的是是非非很多,只要你自己不听,也就没有了。

4、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刻意为之的事情有时候反而容易失败,有时候一切顺其自然,不用人力强行干涉,反而是最好的办法。

5、黑发不知勤学早,看看又是白头翁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6、人不劝不善,钟不打不鸣。

人心本善,但是总有各种各样的诱惑让人偏离善的本心,因此要师长朋友加以劝勉。

就像山中的钟,随时敲打才能发出响声。

7、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月圆缺,水满溢,事情到了极致一定会遭受祸患,只有懂得知足,才是富足。

8、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见。

嘴上说不如亲身做,耳听为虚,一定要亲眼看到。身体力行,才知真相。

9、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举头三尺有神明,人生在世,但求一个问心无愧。

10、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行善不问回报,才是真的善良。若是动机不纯,善良与恶无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增广贤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2-25
佛,是普天上下最受到尊重、敬仰、羡慕、追求的至高无上的代表。因此,佛的香火越鼎盛,就说明该佛的思想、佛法越受到人民的顶礼膜拜;因此,作为佛而言,一炉香就代表着这尊佛的思想的伟大;而作为人而言,生命只在呼、吸之间。所以,争一口气,是为了延续下一次的呼、吸。由此可以想一想,如果一个人不争这口气,那么,就只剩下了出气或者吸气了。这就是这句话的真谛所在。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19
中国有句古话:"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

从古至今,面子都是中国人最为重要的东西。作家杨大侠认为,爱面子但是不能成了枷锁。
第3个回答  2021-04-20
一个人要有上进心 ,比佛祖还要去争议真实的香火更丰盛一样 。
第4个回答  2018-08-19
佛争一炉香,人争一口气!我想应是教导人们;勤勤劳劳,力争向上。如果世界万物失去争荣攀升,拿将是如一潭死水,人们平庸而无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