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捞月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及详细词语解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7
注音一式 ㄕㄨㄟˇ ㄓㄨㄥ ㄌㄠ ㄩㄝˋ 汉语拼音 shuǐ zhōng lāo yuè 同义词 海中捞月 海底捞月 水底捞月 水底摸月 水中捉月 猿猴取月 猿猴捉月 出处 宋‧黄庭坚《沁园春》词:「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著无由得近伊。」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临安府也没奈何,只得行个文书访拿,先前的两个轿夫,却又不知姓名住址,无影无踪,海中捞月,眼见得一个夫人送在别处去了。」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若要去葭灰黍粒中求元声,却如水底捞月。」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谚语至理》:「赊酒时风花雪月,饮之时流星赶月,讨钱时水底摸月。喻世之无赖者也。」 唐‧释元觉《永嘉证道歌》:「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 僧祇律:「佛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波罗奈城有五百狝猴,树下有井,井中见月,共执树枝,手尾相接,入井取月,枝折,一齐死。」 释义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 比喻事情根本无法实现,白费力气。 猿猴取月:本指佛教传说中猿猴因对物象认识不清,心怀贪欲,下井捞月而坠落水中的故事。见摩诃僧祗律˙卷七。后比喻凡夫把假有的世界当作真实,心生贪欲,使自己陷入烦恼之境。或比喻蠢人做事徒劳无功。亦作「海中捞月」。 例句 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捞月。(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 他做事马马虎虎,想要达成他的愿望好比水中捞月一般,根本不可能。 这点如不弄明了,简直等于是海中捞月一样了。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导论二 访拿先前的两个轿夫,却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无踪,海底捞月。(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 你们这几个小毛头、空手想将这棵大树连根拔起,简直是「猿猴取月」,白费力气。 用法 偏正式;谓语、宾语;含贬义。比喻劳而无功,白费气力。 相似词 海底捞针,石沉大海,竹篮打水,徒劳无益 相反词 瓮中捉鳖,立竿见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