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西湖有什么好玩的?

如题所述

合江楼在惠州府的东北部,东江和西枝江的合流处,为广东六大名楼之一,与广州镇海楼、肇庆阅江楼等齐名。苏东坡抵惠后,前后在这里住了一年又一个多月,写下了《寓居合江楼》等脍炙人口的诗篇。

  合江楼在民国初年拆城时已毁,如今在旧址只能看到一爿爿沿江而建的简陋民房和宁静的街道,让人难以想象当年东坡笔下“歌呼杂闾巷,鼓角鸣枕席”的盛况。据记载,过去惠州的读书人进京赶考,都必须经过合江楼畔的宋代码头上船;楼旁筑塔以励志,起名“文笔塔”。花朝月夕,流年如飞,已有400年历史的文笔塔,上下曾长满荒草,如今已修整平复。

  在通往文笔塔的“青云路”上,惠州博物馆馆长袁学军告诉我们,街道两旁散见的一些“红砂岩”,有可能是合江楼毁坏之后的残留,如今都被当作寻常百姓家门前的阶石。文笔塔背后,原是惠州太守府东堂庭院,苏东坡就是在那里品尝到荔枝名品“陈家紫”,并写下了两首《食荔枝》诗,其中之一就有广为传诵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之句。

  合江楼旁,西枝江与东江汇流处,有重修的东新桥,原桥是“四十舟为二十舫,铁锁石碇,随水涨落”的浮桥,是沟通惠州府、县两城的重要桥梁,为苏东坡谪居惠州时协助道士邓守安所筑,现在则变成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桥。桥下的宋码头遗址,据说近年来共出土了各个朝代的钱币10万枚,直接影响到广州古币市场的行情涨落。

苏东坡寓惠时的另一主要住地嘉祐寺,如今在惠州市东坡小学内。我们在仅能容一辆车单行的狭窄巷道里拐了好几个弯,经过龙井巷、嫣然坊,最后在一堵高墙的背后,才找到紧贴民房的学校操场。嘉祐寺在苏东坡的描述中极为冷清,然而我们去时正逢下课,几百个孩子在我们四周欢蹦乱跳,热闹得很。

  苏东坡曾两次居住在嘉祐寺,前后一共一年又二个多月。嘉祐寺明初一度并入永福寺,后在清代重建。现在寺内就剩下两排20米左右的屋脊,屋脊下是孩子们的8张兵乓球台。由于光线不足,斗拱和横梁上的描花需要费点眼力才能看见。支撑屋脊的坤甸木已经出现细长的缝隙,但据说依旧坚实,不怕水泡,连白蚁都啃不动。

  在校长的帮助下,我们打开了操场边上的一道木门,看到了她说的“最后一块瓦”。那是一块“滴水”,表面已经龟裂,呈靛蓝色,带有模糊花纹,属于什么年代,无人知晓。旁边的杂物间内,堆满了废旧课桌和凳子,其间隐约露出斑驳的古梁柱,淡淡的阳光从屋顶缺口中照进来,一丝“幽宅”的味道油然而生。

  根据苏东坡《记游松风亭》、《江郊》等诗文记载,嘉祐寺后的山巅,原本还有一座荒芜的松风亭,距嘉祐寺数百步的东江边,还有一块钓矶石,现已不存。

由于朝廷曾传出永不叙复元党人的消息,苏东坡一度断了北归的念头。在惠州的最后3个月,他买地白鹤峰,修“思无邪斋”,建“德有邻堂”,凿水井,和翟夫子、林婆等邻居亲善往来。白鹤峰在清代一度发展为东坡祠,现存东坡井和东坡亭。

  今天的白鹤峰在惠州市卫生学校内。我们在人来人往的操场正中找到了那口东坡井。苏轼一生对饮水特别讲究,所到之处留存了许多东坡井,河北、江苏、广西、海南都有。眼前的东坡井,井口略略高出地面,直径0.6米,以铁条封住,深14米多。井边立有两块碑,一块记录着东坡凿井的经过,另一块上刻有“冰湍”二字,出自东坡的诗句“暮瓮停冰湍”,下部已有裂缝和残缺。虽然这口千年水井貌不惊人,但却有国外学者不远万里而来,只为能一尝井水滋味。“慕贤若渴”,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东坡亭则是后人为纪念东坡而建,始建于乾隆年间,后于1960年重建。亭子附近数个石墩引起了我们的好奇。按袁馆长的说法,这些石墩可能是原来的东坡亭和东坡故居梁柱的“垫脚石”。石墩分为两种,形状浑圆、丰满如鼓、呈青灰色的应当是明清的样式,另一种有棱有角、蚀化较多、微呈红色的可能是宋代的样式。我们在不远处的学生食堂外还看到七八个“长相”不俗的墩子。

“素面常嫌粉眐,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西江月·梅》

  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苏东坡的白鹤峰新居尚未竣工,追随他23年的红粉知己朝云在惠州病逝,遗骨就葬在西湖。朝云去后,孤单的学士为她写下了“千古第一梅词”《西江月》。

  一进入西湖景区,东坡写西湖的两句诗“花曾识面香仍好,鸟不知名声自呼”立即浮现于脑际。苏堤两旁一长溜彩色的纸风车,让人觉得亲切、舒坦。湖边始建于唐朝末年的泗洲塔,因为东坡一句“玉塔卧微澜”,就跻身于西湖八景之列;还有脚下的苏堤和西新桥,本来是东坡为便利交通而建,无心中又造就出一个“苏堤玩月”。

  朝云墓位于西湖孤山南麓,于1984年仿宋墓式样复建,墓形像一把半开半阖的摺扇。墓碑题有“苏文忠公侍妾王氏朝云之墓”字样,伴有云纹。墓前铺排着数十盆灿烂的红花,周围松林杳深。墓旁红柱、碧瓦、攒尖顶的四角形小亭,就是孤山栖禅寺和尚希固为纪念朝云所建的“六如亭”。传说朝云生前学佛,诵《金刚经》偈词:“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而逝,故名“六如”。东坡曾在一首词作中描绘朝云病重时面容惨淡,低眉吟唱《金缕衣》的情形,或许那时她已经预感自己将如泡影一般消逝吧。

  朝云墓后,有建于1987年的东坡纪念馆。馆中陈列东坡寓惠的文物、图片资料200余件,如原东新桥的一段铁索、清代惠州知府伊秉绶摹勒的“德有邻堂”和“思无邪斋”匾额石刻等。馆中辟有“东坡与朝云”专题,附有后人臆测的朝云肖像,很有点金陵十二钗的味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