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并不意味着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同时发生变化。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如题所述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根源,是第一性的;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表现,是第二性的、派生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1、经济基础是由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该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制度.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不是一社会现存的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而是指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诸方面的总和.它不包括旧的生产关系的残余或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因为占有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能直接规定一定社会上层建筑的性策和整个社会的性质,才能明确区分不同的社会形态。

2、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制度、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上层建筑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扩展资料

新结构经济学认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是由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新结构经济学的分析,实际上是用现代经济学的方式表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基本原理。遗憾的是,除了新制度经济学之外,现在主流经济学通常没有考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20世纪60年代新制度经济学创立之始,有两个核心观点:

1、制度内生;

2、制度是有影响的。但目前在新制度经济学派中,像阿西莫格鲁(Daron?Acemoglu)等学者只认为制度有影响而忽视了制度是内生的。而且这些学者在谈制度有影响时,基本都以发达国家的制度作为参照系,并没有考虑到不同发展阶段和其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制度安排。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不同于发达国家,因此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应该不完全一样(林毅夫,2017: 6-10)。新结构经济学将结构因素引入经济学分析中,认为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要素禀赋结构不同,对应的产业和技术也不同,从而导致经济基础不同。而社会所需要的上层建筑也会随着产业的发展而变化。也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相互作用、随时间不断变化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08

因为新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总有某些不完善的地方,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力量,它有脱离经济基础的倾向。经济基础总会变化,这种变化不会立即在上层建筑中得到反映,这就造成上层建筑落后于经济基础的情况。

当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变革已经陈旧的经济基础时,仍然维护这种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就成为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阻碍,它们之间的矛盾就趋于尖锐化。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而产生的,它根源于经济基础,但作为一种超经济的力量,它又超越于经济基础。

扩展资料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是根源,上层建筑是派生物,是经济基础的政治和思想表现形态。

2,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由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因而它必然对上层建筑起主导作用,并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3,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经济基础不仅推动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而且决定上层建筑变化发展的方向。

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限的。它可以影响社会性质和历史进程,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层建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济基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9-17
1、基本内涵。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根源,是第一性的;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表现,是第二性的、派生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2、具体表现。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观念的、政治的上层建筑都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原始氏族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平等合作、共同消费的关系为基础,社会秩序由氏族成员按历来习俗进行调整,因而没有专门的武装集团和暴力机构这样的政治上层建筑。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产生了以私有观念为核心的观念上层建筑。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镇压被剥削阶级的反抗,相应地形成了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具有强制手段的政治上层建筑。每一社会形态的上层建筑都是适应自己经济基础的需要而建立的。上层建筑一经产生便具有相对独立性,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一定的历史继承性。政治上层建筑表面上表现为一种凌驾于社会之上、脱离社会的独立力量。观念上层建筑,特别是哲学等意识形态距离经济基础比较远,往往以曲折的形式反映经济基础的要求。但它们归根结柢都是由经济基础所产生。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上层建筑的性质不直接决定于生产力而决定于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便会产生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取决于它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在封建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封建主专政的国家和以地主阶级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以资产阶级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则决定了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是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和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化,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上层建筑或慢或快也要发生变革。同一社会形态内经济基础的量变和部分质变,决定了上层建筑要发生相应的量变和部分质变。一种性质的经济基础为另一种性质的经济基础所代替的根本质变,决定着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上层建筑各个组成部分变化的过程不尽相同。直接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政治上层建筑的变革一般较快,而观念上层建筑的变革则一般较慢。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积极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一经产生,便成为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力量,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同时向阻碍、威胁自己经济基础发展的其他经济关系、政治势力和意识形态进行斗争。政治上层建筑运用强制手段,把人们的行为控制在一定秩序的范围内。观念上层建筑则利用舆论工具,论证自己经济、政治制度的合理性,规范和控制人们的思想与行动。统治阶级凭借整个上层建筑维护和巩固本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追问

可不可以说的简单易懂一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