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平关之战背景

如题所述

窝阔台汗统治的第八年九月,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在宋四川地区展开。蒙古、西夏、女真、回回、吐蕃以及渤海等多民族组成的联军,号称五十万之众,分为两路向宋朝发起了攻势。第一路由宗王末哥率领,目标直指宕昌(今甘肃省)和阶州(今甘肃省武都),然后向着成都挺进。阔端亲王亲自统帅的主力部队则从大散关(今陕西省宝鸡西南)出发,攻占武休关(今陕西省留坝东南),成功击败了都统李显忠的军队,并占领了战略要地兴元(今陕西省汉中)。


与此同时,一支军队猛烈攻打大安军(今陕西省宁强西北)。面对这一形势,四川制置使赵彦呐意识到局势严峻,他立即调遣在仙人关(今甘肃省徽县东南)驻守的利州都统制曹友闻,要求其撤退至大安进行防守。曹友闻分析认为,大安地势平坦,利于骑兵冲锋,但对步兵防守不利。他建议坚守仙人关险要之地,以此威胁蒙古军的后方,阻止其深入蜀地。然而,赵彦呐并未采纳曹友闻的建议,连续发出七道命令,强迫曹友闻放弃仙人关,转而退守大安。


改写后的文章强调了蒙古联军的攻势、各路军的行动方向以及四川制置使赵彦呐和曹友闻在战略决策上的分歧,直观呈现了阳平关之战的背景。
扩展资料

阳平关之战是蒙古窝阔台汗八年(宋端平三年,1236年)九月,在蒙宋战争窝阔台攻宋之战中,蒙古军于阳平关(今陕西勉县西老勉县)全歼曹友闻军的作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