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厚葬跟薄葬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棺材不一样,陪葬的东西不一样。

厚葬

(1)这个厚葬的“厚”有两个意思。1、是丰厚的陪葬,也就是说陪葬的服饰器物精美量多。其二就是关于坟茔的修建。这个厚指的就是深埋和筑起高高的坟丘了。

 (2)隋唐时期,民间盛行厚葬之 葬礼节的系统化和完整化,大致 丧葬风俗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心 风,七七斋、风水、归葬等习俗 在周代已经完成。有学者指出, 理,厚葬、薄葬之风交替变更。流行。

丧葬礼仪在这一时期逐渐 “丧葬之礼节,皆整顿于周。”丧 被制度化、等级化、法制化,趋 礼成为古代“五礼”之一。于完备和成熟。隋唐墓葬的高贵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的 丧葬礼俗的缘起 等级往往与墓主身份贵贱高低 儒家丧葬礼仪逐渐形成。

薄葬

(1)葬具及丧礼简单、节俭。《荀子·正论》:“太古薄葬,棺厚三寸,衣衾三领。” 汉 王充 《论衡·薄葬》:“贤圣之业,皆以薄葬省用为务。”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叛贼·发冢》:“如 王荆公 清苦,料无厚葬…… 南京 太监 石巖 者,营治寿穴,苦乏大砖,或献言,云近处古冢砖奇大。遂拆以充用,视其碣乃 介甫 也,则薄葬亦受祸矣。”

(2)墨子提出“缀民之事,庸民之则”,即所谓的“薄葬节财”思想;法家韩非子也提倡死者“冬日冬服,夏日夏服,桐棺三寸,执丧二日”;东汉哲学家王充也批评厚葬,“重死不顾生,竭财以事神,空家以送络”,认为"薄葬省用",提出“可一薄葬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5
葬,有薄葬与厚葬之别,构成了活人对待死人态度的全部。  人类最初或许并没有葬的概念,后来挖坑埋掉,身上盖点杂草、草席什么的物品,才有了原始的“葬”。而这种原始的“葬”,一直贯穿于人类生活中,至今家贫无力办亲人葬事者,还是这种处理方式。  明太祖朱元璋在当皇帝前,家中一贫如洗,其父亲得了瘟疫死后,就是用草席包裹了一下,与其兄抬到乡人施舍的一块荒地上,草草埋掉。因为这个原因,朱元璋后来想迁葬都不方便,最后刘基称迁墓会影响风水龙脉,朱元璋正好作罢。  从考古发现来看,情况确实是这样。  1977年,考古专家在河南新郑市新村镇裴李岗村首次发现和发掘出了距今约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代表——裴李岗文化。在一处氏族家族墓地中,共发现了114座人类早期墓穴,墓穴简单,不见葬具,随葬品也很少,甚至没有。即便有点随葬的物品,也仅是磨盘、磨棒、石斧、石铲、石镰、陶瓶、陶罐一类早期生产、生活用品。  人类早期这种丧葬方式,可以看成是“薄葬”。  与“墓”的概念往后出现变化相一致的情况是,在“薄葬”之后,随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出现对尊贵死者的追崇,特别是后期“国家”和帝王出现,葬事开始复杂了。  与墓有级别一样,葬亦有了等级——葬厚流行,就是等级的反映、彰显皇威的体现,是“事死者如事生”观念的具体化。  中国最早有记载的第一个朝代是夏,其后是商、周。这个时期的贵族墓葬就很不一般了。各种精美随葬品的考古发现,证实当年的葬事是如何的讲究,厚葬是如何的严重。1976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的“妇好墓”便十分豪奢,是这个时期厚葬的代表之一。  现已证实,妇好是《乙辛周卜辞》上记载的武丁的法定配偶妣辛。此墓未被盗掘过,出土的随葬品多达1928件,其中青铜器有468件,品种几乎涵盖了过去殷墟中出土的所有青铜器种类。有两件大方鼎,大小仅次于中国目前已发现的体形最大和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墓中还有755件制作工艺很高的玉器随葬品,还有绿松石、玛瑙、水晶、象牙等许多宝石。  之后的春秋时期,“国弥大,家弥富,葬弥厚”。时“礼乐崩坏”,时人以厚葬为荣,薄葬为辱。史载,当时的齐国、宋国葬事逾制,导致厚葬之风盛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25
归本返真:道家和道教的丧葬
春秋战国时代,一方面物质文明迅速发展,但另一方面,享乐、欲望、野心、权势和罪恶也同步增长,面对文明进步和道德沦丧的矛盾,道家强调从个体 自身的价值人手,呼唤回归人性,回归自然和归本返真。庄子认为"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 以身殉天下"。人的自然本性被外在的名利、家族、功业等所扭曲、伤害。而这些外在的东西是没有定义的,只有超越这一切的束缚,人才能复归其自然本性,才能真正 实现人的价值,才能自由地邀游于无功、无名、无己的绝对的自由境界。

由于道家持顺应天道、崇尚无为的超逸世界观和人生观,所以在个体的生死观上表现出一种超然的乐死态度。庄子认为,生死若一,生和死是同一回事, 就如同春夏秋冬四时更替,故"生时乐生,死时乐死矣"。他认为大自然给我躯体,"载我以形",用生使我劳苦,"劳我以生";用老使我清闲,"佚我以老";用死使我安 息,"息我以死",所以以生为善也就要以死为善。庄子将人死看成是归本返真,复归自然。所以庄子的妻子死后,本应悲痛,而他却"箕踞鼓盆而歌"。为了进一步说明死 是人生乐事,庄子不但不主张以珠玉、文锦、车马陪葬,甚至连哭也不要。庄子还讲了一个故事,说他有一次去楚国,途中遇见一个骷髅,对他描述了死去的快乐,"死无 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纵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不相信,想请主宰生命的神灵恢复他的原形,遭到这骷髅的断然拒绝!由于道家将 生死齐量看待、乐死善生,所以在丧葬上对儒家倡导的"事死如生"的丧葬观表现出嗤之以鼻的态度,主张薄葬。

针对儒家倡导的孝道丧葬观,庄子反其道而行之。他认为"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不仅主张薄葬,而且也身体力行。据说,庄子临死 前,其弟子要按当时流行的习俗厚葬他,他坚决表示反对。他坦然地对其弟子们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斋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 加此"。当弟子们担心庄子的尸体被乌鸦吃掉时,庄子打趣说:露葬要被乌鸦吃掉,而土葬也要被蝼蛄和蚂蚁吃掉。非要从乌鸦嘴里夺过来送给蝼蛄和蚂蚁吃,这未免太不 公平了吧。在今天看来,数千年以前,庄子的薄葬言行更为难能可贵,令人叹服!

列子也力主薄葬,对死后的处置也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列子》卷七"杨朱第七"记载,列于日:"既死,岂在我哉。焚之亦可,沈之亦可,瘗之亦可,露之 亦可,衣薪而弃诸沟壑亦可……"这是何等的气魄!

先秦道家的生死观和薄葬观充满着理性主义的光芒,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东汉末到魏晋南北朝,丧葬风气由厚葬趋向薄葬,由繁琐趋向简朴,其 中道家丧葬观起了很大的作用。
到了两汉,先秦道家提出的"无为"思想,因其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理解和辩证内核,逐渐被其他学派的思想家、政治家所吸取。汉初这家从最高统治 者皇帝、官僚、学者直至民间人士,卜者的社会各阶级中受到普遍的崇奉。除了在政治上利用道家的"无为"思想,在思想领域内道家的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在丧葬 观上,杨王孙可谓是新道家的代表人物。
据《汉书·杨王孙传》记载,杨氏尊奉黄老,不信鬼神。虽然他家业于金,但在其病终前,他吩咐他的儿子:我死后,我要裸葬,以回归我的真我,请勿要改 变我的意愿。下葬时用布袋裹尸,埋在地下七尺即可。人埋后,脱去布袋,这样可以让我的肉体紧贴泥土。我之所以违背世俗这样做,就是要矫正和改变社会上盛行的厚葬 陋习。其实厚葬对死者无什么神益,而世人在厚葬上竞相争厚,实在是浪费钱财于地下。可见,杨氏这种裸葬言行显然是受到先秦道家生死观和薄葬观的影响,具有"归本 返真"的意义。在杨氏看来,人之生死是自然现象,人死后,肉体就腐烂,人的灵魂就与肉体相分离,就没有独立的精神,各自回归自然。既然如此,又何必要厚葬呢?基于这种观念,杨氏反对厚葬。杨氏的薄葬观对先秦道家的丧葬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当时及后来的薄葬之风的渐起并成为时代风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至汉末,道家从先秦学派转化为一种宗教--道教开始形成并发展起来。道教推崇老子,奇地为祖师爷.
第3个回答  2017-08-23
只有厚葬一说,没所谓薄葬
第4个回答  2013-09-25
有钱人厚葬 穷人薄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