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点点吃的那么多?

如题所述

1、我国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形成独立学科阶段阶段、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教育学创建阶段、教育学的现代化发展阶段、教育学的繁荣、普及阶段
2、教育有两大基本规律,一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一是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3、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是遗传、环境和教育。
4、我国的专职教师大约在奴隶社会初期出现。
5、1922年通过了“壬戌学制”,它基本是参照美国的学制制订的,通常又称“六三三”新学制,是我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6、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关系也就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7、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8、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为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9、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
1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体现的良好师生关系特点是教学相长。
11、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不能超越相应的发展阶段。
12、在《普通教育学》中中,赫尔巴特明确地将教育学定性为一门科学,认为教育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
13、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14、观念是先导,人才观念和教育观念的创新,必然要通过教育模式转化为教育行为和教育实践。
15、教育家赫尔巴特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16、教育目的指明了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结果。
17、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
18、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顺序性和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发展的不均衡性、个别差异性。
19、“罗森塔尔效应”反映了情感深厚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
20、课的类型是根据教学目的和课的具体任务来确定的。
21、朱熹的“课程”主要指功课及其进程,这已与现今“课程”的概念颇为近似。
22、教育公平意味着课程必须谋求所有适龄儿童平等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23、中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在日益多元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更加繁重。
24、智育的实施应当是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社会实践诸环节的统一。
25、现代学校制度是依法治校、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制度。
26、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传授给学习者所借助的各种形式和条件的总和,它主要包括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
27、教育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规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
28、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为学生设置的各种活动及其安排。它不仅包括各门学科及其进程,还包括有计划的所有其它教学活动及其安排。
29、启发式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他们自已去学习的方法。通过启发教学,促使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引起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
30、榜样示范是利用他人的模范行为或英雄事迹作榜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教育方法。
31、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美学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
32、翻转课堂是通过对教学结构的颠倒安排,实现教学的个性化。与传统教学过程相比,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先要在课前学习教师制作的教学微视频,完成对知识的初步理解,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和反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完成教学任务。
33、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的,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4、学校教育产生的主要条件:①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使一部分人能够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从事专门的教育工作。②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科学文化活动的知识分子。③社会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需要专门的学校教育进行传递。④文字的产生,使人类文化有了书面记载,促进了学校的产生和发展。
35、教师的劳动的特点:教师工作性质任务和工作对象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①教师劳动的复杂性。②教师劳动的创造性。③教师劳动的示范性。④教师劳动的长期性。⑤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群体性相结合。
36、什么是课的结构?综合课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的分配。
综合课的结构:①组织教学。②复习检查。③讲授新教材。
④巩固新知识。⑤布置家庭作业。
37、班集体的培养:①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②培养选拔班级干部和积极分子,形成班级的核心。③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④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促进集体的发展。
38、世界范围内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1)努力推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已呈现努力推进学前教育大发展的趋势。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已成为世界全民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与目标。(2)义务教育年限不断延长,质量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制度的普遍确立是当代世界学校教育制度的重要变革与创新。(3)高中阶段教育继续多样化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会大力发展,并继续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向。
39、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发展学生智力?试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发展学生的智力的意义:发展学生智力是时代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成倍增长,知识的物化过程缩短,知识的陈旧率迅速提高,学生所学的科学技术知识总是要落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要解决这个矛盾,就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以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实现四化的需要。新时代需要一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具有探索精神的人才。现代化生产只有既掌握科学知识,又具有良好智力的人才能驾驭。
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需要。智力是学生获取知识崐的工具,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愈高,接受知识的速度就愈快,掌握知识就愈牢固,运用知识就愈灵活。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辩证统一的,这是由知识和智力的辩证关系决定的。
知识与智力的关系:知识与智力不是一个概念。知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类历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而智力是指人们认识、适应和改变客观世界的心理能力。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成果,而智力则是顺利完成这种反映的主观条件。知识与智力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智力的转化物;作为智力活动原料的知识,又可促进智力的发展。这是知识向智力的转化。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二者的联系体现在学生掌握知识是通过自已的智力活动来完成的,智力的发展可以促进知识的掌握,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工具;智力又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没有知识,智力活动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掌握知识是智力发展的的基础。二者又是相互区别的。知识掌握的多少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成为智力发展水平高低的标志,这是因为智力不表现为知识本身,而表现在获得知识的心理品质上。因此掌握了知识并不意味着自然而然地发展了智力。
在教学中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不是任何教学都可实现二者的统一。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启发性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主动地掌握知识;教会学生学习,使之能自崐行去获得新知识,这样才能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
40、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分析《伤仲永》的短文:
提示:从方仲永的事例说明,遗传素质好的人,如果离开后天的环境、教育和主观努力,是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性格、爱好、道德品质都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
41、陶行知在《师范生应有之观念》一文中有这样的论述:“教育者,乃为教养学生而设,全以学生为中心,故开办学校,聘请教师,无一非为学生也。若无学生,焉有学校?既无学校,焉有教师?然则教师与学生,焉可无同情耶?同情谓何?即以学生之乐为乐,以学生之忧为忧;学生之休戚即我之休戚,学生之苦恼即我之苦恼是也。”
请结合上述材料,围绕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条件,谈谈你的思考。
答:(一)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1.以人为出发点。
2.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职能。
3.“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二)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和发展的主体
1.确立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2.把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3.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三)坚持教育创新
1.教育观念创新。
2.教育模式创新。
3.教育制度创新。
43、田雨从一所师范大学毕业后,被某中学录用为语文教师,上岗后,她精神饱满,信心十足,相信只要积极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对工作非常敬业,并努力将优秀教师的经验运用到了自己教学中,可为什么就没有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呢?她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中.....
问题:结合材料分析田雨没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并向田雨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
主要原因:
1、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分析了解学生,教育理论要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田雨老师是师范院校毕业生,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同时又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但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因此效果不佳。
2、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教师的本身素养、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田雨老师积极学习老教师的优秀授课经验,一味的照搬优秀教师的方法,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不恰当才收效不好。
3、教师的成长要注重教学反思。田雨老师在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和观看精品课程,但缺乏教学反思。
4、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要关注课堂教学的要求,如目标明确,结构紧凑,内容正确,气氛热烈等。材料中,田老师虽然关注优秀经验,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需要明确课堂的要求。
建议:
1、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依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
2、教师的教学目标要明确
3、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经验
4、教师要把教育理论和学生实际相结合,了解和研究学生
5、建立师生平等的民主关系

1、教育目的指明了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结果
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 顺序性和阶段性、 稳定性和可变性、发展的不均衡性、 个别差异性
3、制约着教学内容的制定的因素:教育目的 、生产力发展水平、儿童的年龄特征、教师实际水平
4、课的类型是根据 教学目的和课的具体任务来确定的。
5、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道德意志
6、“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也。”这话是洛克
7、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8、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共同的奋斗目标
9、“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是巴班斯基
10、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孔子和苏格拉
11、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教学过程的活动是批改作业
12、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
13、按教学的任务分,课的类型有单一课和综合课
14、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有: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随增龄而在总体上呈减弱趋势。
15、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是现场教学和个别教学
8、教师的职业道德包括热爱学生和热爱教育事业
16、备课必须要做好的工作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17、方向性原则和因势利导原则属于德育原则。
18、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
19、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
20、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是为了普及初等教育
21、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即是主体又是客体
22、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23、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4、学校工作的全面安排必须以教学为主
25、师范院校开设的公共教育学课程属于普通教育学
26、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
27、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教学过程的活动备课
28、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9、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学记》
30、(动物能哺育幼仔,因此不能因此说在高等动物之间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
31、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
32、形成技能、技巧不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
33、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但不能说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
34、教育学虽然不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但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
35、马戏团中的狗,在训兽员的训练下,智力得到发展,学会了十以内的加减法,但这不是教育。
36、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
37、讲授法不是注入式教学。
38、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但不能因此而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39、“罗森塔尔效应”反映了情感深厚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
40、第一位提出使教育学心理学化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41、在学生己有的思想品德教育水平的基础上,顺其发展和要求的趋势,创造条件向有利的方向引导是遵循因势利导 原则。
42、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是校长的工作任务
43、学校的产生是在封建社会
44、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不只是指身心方面共同、平均的发展。
45、德育过程是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但德育过程不一定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46、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
47、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但不是上课的继续和简单重复。
48、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的组织形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0
吃得多和个人的生理状态、饮食习惯、生活规律有关。如果近段时间体力劳动加大,或者精神压力大,就容易导致进食多。如果近段时间运动量增大,也会导致总饥饿,从而增加进食量。此外,如果进食习惯不规律,比如早上吃一顿,然后中午吃两顿,晚上再吃两顿,也容易导致饮食多。如果日常饮食习惯不好,比如喜欢吃甜食、零食、宵夜等,也容易导致进食多。
如果担心自己的进食情况异常,建议可以咨询专业医生进行了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