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诗人余光中去世,除了《乡愁》,你还喜欢他的哪首诗?

如题所述

余光中,著名诗人。

人们熟悉他,源自那首著名的《乡愁》。

回忆起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的情景,余光中老先生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的余光中老先生生于1928的南京,就读于南京大学。历任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中文系或外文系教授。他驰骋文坛,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均有涉猎,迄今出版著作50余种,包括诗集20种,散文集10余种,翻译英美现代史学等10余种。

 

九岁离开南京去四川的余老先生,三年后返回南京读大学,他曾飘泊于香港、欧洲、北美……半个世纪以后再次蹋上大陆的土地,对于祖国,少年时的印象是最深的,余老先生说:

“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

“从21岁负笈漂泊台岛,到小楼孤灯下怀乡的呢喃,直到往来于两岸间的探亲、观光、交流,萦绕在我心头的仍旧是挥之不去的乡愁。”

“不过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现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

除了脍炙人口的《乡愁》,余老先生还有很多关于乡愁的诗,我特别喜欢这首《乡愁四韵》,被罗大佑谱了曲子,收在之乎者也的专辑唱片里。这首诗这首歌都是我的最爱。每每听来动人魂魄,也经常被我用作早晨聆听的诗歌播放给孩子听。

 《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如今先生已仙逝,想必魂魄能回归这片令他魂牵梦绕的厚土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14

《等你,在雨中》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刹那,刹那,永恒

等你,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外,等你,

在刹那,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人

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浆,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的悬着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

忽然你走来

步雨后的红莲,翩翩,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你走来

等你二字在我狭隘的理解里不是伴随着焦虑就是带着埋怨,再不然就是倔强的不甘或卑微的委屈。余光中老师这首现代诗《等你,在雨中》完成颠覆了我原有的理解,并改变了我对爱情与生活的看法与态度。

全诗只字未提“等你”的焦急和无奈,而是别出心裁地描写了“等你”的幻觉和美感。

黄昏、细雨、彩虹、红莲,构画出一幅霞光美景,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为这幅美景配上了动感的音效,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每朵莲都像你”。莲象征着美丽与圣洁,莲既是具象的实物,又是美与理想的综合体。余老师用拟人的手法,将等待中的美人从红莲中幻化而出,就像电影中的特技慢镜头一样,莲花与情人的完美整合,使“我”如痴如醉,物我两忘。

从这首诗中我感受到等待的美好,那诗意般的等待比起热恋也丝毫不逊色。很多人会把爱情的美好建立在物质之上,一旦失去物质的支撑,爱情则支离破碎、不复存在。这真的是爱吗?其实,只要心中有爱,你的世界便可美轮美奂。

-----------------------------------

嗨,我是安兔,闲来无事喜欢聊聊天、码码字的情感达人!

第2个回答  2017-12-14

“当你看到我的诗,你会发现,我不曾死去。”2017年12月14日,著名诗人余光中在高雄医院过世,享年90岁。对于诗人来说,死亡不是最终的告别,诗是诗人的另一种存在。诗人在远方眺望,而伟大的诗人为读者铺上通往远方的桥梁。

余光中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等方面建树颇多,作品类型多样,风格多变,每篇作品都让人体验到不一样的情怀。余光中不仅用诗歌激荡起读者心里绵延的情感,还用通俗易懂语言,表达深刻隽永的哲思,一语点醒梦中人。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首余光中的短诗《算命瞎子》:

“凄凉的胡琴拉长了下午,偏街小巷不见个主顾。

他又抱胡琴向黄昏诉苦:空走一天只赚到孤独!

他能把别人的命运说得分明,他自己的命运却让人牵引。

一个女孩伴他将残年度过,一根拐杖尝尽他世路的坎坷!”

正像余光中在《写给未来的孩子》中写道:“你是个独立的人,无人能抹杀你的独立性,除非你向世俗妥协。”

在动荡中活过一生,那些“世路的坎坷”足以磨灭一个人的人格。无数的人在面具下看不到真,“对着黄昏诉苦”,只剩下孤独。

侃侃而谈的道理,只是给别人“算命”的幌子,算着算着,以为自己掌控了命运,到头来不过是在命运下拄拐前行。

《算命瞎子》仿佛一道惊雷,劈开了楚门的世界。算命者的命运被别人牵引,这简直是醍醐灌顶的警言。让自己的命运不被人牵引,就不要去给命运下决定。“又抱着胡琴”在偏街小巷诉苦,命运如何还能变成另外的样子?

要让命运最终掌握在自己手里,首先就是不要相信命运。

认知升级,活出自己,欢迎关注瑶知天问(微信公众号ID:loves-knows)

第3个回答  2017-12-14

这是一个大师逝去的时代,分享一首自己很喜欢的诗,这也是写给未来的你。

《写给未来的你》

文/余光中

孩子,

我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你可以是农民,

可以是工程师,

可以是演员,

可以是流浪汉,

但你必须是个理想主义者。

童年,

我们讲英雄故事给你听,

并不是一定要你成为英雄,

而是希望你具有纯正的品格。

少年,

我们让你接触诗歌、绘画、音乐,

是为了让你的心灵填满高尚的情趣。

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

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

理想会使人出众。

孩子,不要为自己的外形担忧。

理想纯洁你的气质,

而最美貌的女人也会因为庸俗而令人生厌。

通向理想的途径往往不尽如人意,

而你亦会为此受尽磨难。

但是,孩子,

你尽管去争取,

理想主义者的结局悲壮而绝不可怜。

在貌似坎坷的人生里,

你会结识许多智者和君子,

你会见到许多旁人无法遇到的风景和奇迹。

选择平庸虽然稳妥,但绝无色彩。

不要为蝇头小利放弃自己的理想,

不要为某种潮流而改换自己的信念。

物质世界的外表太过复杂,

你要懂得如何去拒绝虚荣的诱惑。

理想不是实惠的东西,

它往往不能带给你尘世的享受。

因此你必须习惯无人欣赏,

学会精神享受,学会与他人不同。

其次,孩子,

我希望你是个踏实的人。

人生太过短促,

而虚的东西又太多,

你很容易眼花缭乱,最终一事无成。

如果你是个美貌的女孩,

年轻的时候会有许多男性宠你,

你得到的东西太过容易,

这会使你流于浅薄和虚浮;

如果你是个极聪明的男孩,

又会以为自己能够成就许多大事而流于轻佻。

记住,每个人的能力有限,

我们活在世上能做好一件事足矣。

写好一本书,做好一个主妇。

不要轻视平凡的人,不要投机取巧,

不要攻击自己做不到的事。

你长大后会知道,做好一件事太难,

但绝不要放弃。

你要懂得和珍惜感情。

不管男人女人,

不管墙内墙外,相交一场实在不易。

交友的过程会有误会和摩擦,

但想一想,

诺大世界,有缘结伴而行的能有几人?

你要明白朋友终会离去,

生活中能有人伴在身边,

听你倾谈,倾谈给你听,就应该感激。

要爱自己和爱他人,

要懂自己和懂他人。

你的心要如溪水般柔软,

你的眼波要像春天般明媚。

你要会流泪,

会孤身一人坐在黑暗中听伤感的音乐。

你要懂得欣赏悲剧,

悲剧能丰富你的心灵。

希望你不要媚俗。

你是个独立的人,

无人能抹杀你的独立性,

除非你向世俗妥协。

要学会欣赏真,

要在重重面具下看到真。

世上圆滑标准的人很多,

但出类拔萃的人极少。

而往往出类拔萃又隐藏在卑琐狂荡之下。

在形式上我们无法与既定的世俗争斗,

而在内心我们都是自己的国王。

如果你的脸上出现谄媚的笑容,

我将会羞愧地掩面而去。

世俗的许多东西虽耀眼却无价值,

不要把自己置于大众的天平上,

不然你会因此无所适从,人云亦云。

在具体的做人上,

我希望你不要打断别人的谈话,

不要娇气十足。

你每天至少要拿出两小时来读书,

要回信写信给你的朋友。

不要老是想着别人应该为你做些什么,

而要想着怎么去帮助他人。

借他人的东西要还,

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

要记住,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是别人的;

自己的东西,再差也是自己的。

孩子,还有一件事,

虽然做起来很难,但相当重要,

这就是要有勇气正视自己的缺点。

你会一年年地长大,

会渐渐遇到比你强、比你优秀的人,

会发现自己身上有许多你所厌恶的缺点。

这会使你沮丧和自卑。

但你一定要正视它,

不要躲避,要一点点地加以改正。

战胜自己比征服他人还要艰巨和有意义。

不管世界潮流如何变化,

但人的优秀品质却是永恒的:

正直、勇敢、独立。

我希望你是一个优秀的人。

‍‍余老走好。‍‍

极简|生活|户外|成长,更多好文关注微信公众号:我和世界都爱你。

第4个回答  2017-12-14

余光中老先生今天仙逝了,享年89岁((1928.10.21-2017.12.14))。在他众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当中,除了《乡愁》,我还喜欢他的另外一首,“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了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这首诗创作于1966年。当时余先生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英文系任副教授。漂泊的生活让他犯了乡思病,叶落归根,乃至想到了人生的大限之时。这首诗深刻表现了自己对祖国妈咪的深深思念。你问我爱你有多深,爱你有几分?月亮可以代表我的心。

诗人把祖国比作一张“最纵容最宽阔的床”,希望自己死时能“坦然睡去”。想象奇特,跟李太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一拼啊!诗人生于南京,诗的结尾却提到了多鹧鸪的重庆。这个串联了宋代辛弃疾“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的典故。

齐秦有一首歌里说,思念是一种病,乡思不正是其中的一种吗?祝余先生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