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琢磨人的心理

如题所述

在日常生活中,当提到心理学时,一般人总觉得有些神秘。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而心理学却能把大家认为不可知的“心”都知道了,这其中一定有特殊的门道,有奥妙诀窍。有的人因此会认为心理学是一门了不起的“测心术”,但也有的人可能认为心理学就像“占星”、“算卦”一样不可置信,更多的人则可能是将信将疑。这些看法都是在不了解科学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难免存在一定偏颇。其实,人心既是可测的,也确实是难测的。
人心可测
人的心理,我们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因而人们常常把它比喻为“黑箱”。对于这个“黑箱”,作为探索心灵奥秘科学的心理学,是通过哪些途径对它进行探测的呢?
第一条途径是通过言行来探测人的心理。个人的言行总是受其心理支配的。我们可以根据人的言行表现去了解其心理。“诗言志”,我们通过一个人写的诗可以了解其志向。又如,一个学生考试考得好与不好,通常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并表现在行为上:考得好的感到欢欣鼓舞,而考得不好的行为沮丧。通过该生的情绪变化,我们大致可以探测出其心理上的变化。
第二条途径是通过生理变化来探测人的心理活动。任何心理活动都会有生理变化的线索。有些是我们很容易观察到的,如人紧张时出汗、害羞时脸红等,但更多的心理活动则需要借助于精密的生理仪器来探测。例如,有些人说他们睡觉时从来不做梦。怎样来检验他们睡眠时是否在做梦,是否有心理活动呢?可以用一种叫脑电描记器的仪器来记录他们在睡眠时的脑电波。如果在脑电图出现快波时,把那些说自己从来不做梦的人弄醒,他们就会生动地回忆出刚刚做的梦。这说明,运用精密的生理仪器可以探测到人们在睡眠时是否做梦、是否有心理活动。
第三条途径是通过研究者的推论来探测人的心理。如前所述,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可能会表现在其言行上,如果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这个学生是一个一贯刻苦努力的学生,因而我们大致可以推断:这次考得好会进一步增强其学习热情和信心,这次考得不好会激发他加倍地努力;但如果了解到该生一贯表现很差,则大致可能推断:这次考好了他可能会沾沽自喜,这次考糟了他可能会更自暴自弃。类似这样的推断,我们平常是经常在做着的。
人心难测
说人心可测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另一方面,人心确实是很难测的,因为影响人心的因素是很多的。首先人心与言行的关系并不是一义的而是多义的。例如某人的微笑,它可能表征踌躇满志而沾沽自喜,也可能表示对你的好感,还可以嘲笑你的愚蠢、甚至可能是笑里藏刀盘算着对你的暗害等等。又例如,人心是矛盾的。这种矛盾的心理甚至在行为表现上很难被人们所发现,也很难被生理仪器所测出。在曹雪芹的(红楼梦 》 中,宝玉对湘云劝他留心“经济学问”的话不以为然,并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账话,若说这话,我也和她生分了。”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滚下泪来。( 《 红楼梦 》 第三十二回)黛玉这时的落泪虽与悲哀、哀怨、悲悔、愁苦时的落泪在行为反应上相同或相似,但内心的心理矛盾却是很不同的。因此仅以言行或表情,对人的心理做直线式的探测往往是不准确的。其次,生理学的方法难以探测心理的奥秘。前已述及今天我们可以用脑电描记器探测到睡眠时人是否在做梦,但却不能探测到人做梦的内容。即使今后科学技术发达了,能用先进的仪器探测到不同内容的梦境的生理反应,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不同的生理反应,但是思维意识毕竟不等于生理反应。正如恩格斯所说:“终有一天我们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把思维‘归结为’脑子中的分子的和化学的运动;但是难道这样一来就把思维的本质包括无遗了吗? " (恩格斯: 《 自然辩证法 》 ,人民出版社, 1971 年,第 226 页)第三,用日常经验来推测人心往往是错误的。就拿上面的那个例子来说,虽然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会表现在其言行上,但究竟如何表现还受到许许多多因素的影响,而不仅仅与其平常是否努力有关。比如,据心理学的研究,他对于此次考试成败如何归因,就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因素,你只需想想他是否将其归因于运气就会发现结果会全然不同。正是由于影响我们心理的因素十分复杂多样,心理的表现又可以十分曲折,我们平常在推断人的心理时可能是经常出错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06
所谓察言观色即可,看他对人对事对己的态度,看他人前人后的表现。这个有时候是需要天分的
第2个回答  2010-10-06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