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第1课白鹭分自然段怎么分

部编版语文第1课白鹭分自然段怎么分

《白鹭》行文简洁,结构严谨,可分为三部分:

1、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起句,以精巧的诗来比喻白鹭的美。

2、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白鹭的美。第二部分又可以分为:(第2——5自然段)从颜色、身段雪白鹿的外形之美;第二层(第6——8自然段)借助“水田钓鱼”“枝头独立”“空中低飞”三幅画面,写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

3、第三部分(第9——11自然段)与第一部分首尾呼应,抒写了作者对吧白鹭如诗一般美的赞叹。



白鹭句子解析:

1、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概括写颜色和身段的精巧。

2、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

“那……那……那……那……”连用四个“那”字,从“蓑毛、结构、喙、脚”(从整体到部分、从头到脚)描写白鹭的美。

3、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不安稳”与“悠然”对比,写出了白鹭的栖息特点。

4.、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运用反问的手法,增加了对白鹭栖息特点的神秘感,产生无限的遐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0

第一部分(1段):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部分(2—5段):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十分精巧。

第三部分(6—9段):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第四部分(10段):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此文以真诚的笔触描绘了白鹭的生态特征,赞扬了寻常的事物中蕴含着内在美,隐晦地借孤独而优美的白鹭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追求。全文语言优雅,蕴含深意,用词准确,语言质朴,没有一句直接抒情,却句句含情。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白鹭》作于1942年10月31日,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第二阶段,蒋介石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郭沫若当时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任国民党政府语言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以双重身份进行抗日。他说:“中国目前是最为文学的时代,善恶对立、忠奸对立异常鲜明,人性美发展到极点,人性恶也发展到极点。”

所以他这个时期的杂文以爱国反奸为中心内容,赞颂爱国者的忠义揭露卖国者的奸恶。《白鹭》以真诚的笔触描绘了白鹭的生态特征,赞扬了寻常的事物中蕴含着内在美,隐晦地借孤独而优美的白鹭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追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22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白鹭》第1课时

第3个回答  2019-09-03
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赞美白鹭是一首精妙的诗;
第二部分:(2-8自然段)具体描写白鹭;
第三部分:(9-10)进一步赞美白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