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为什么单单追封孙策为“王”?

孙权为什么单单追封孙策为“王”?

孙权之所以只追封孙策为王而不是为帝是因为:追封立孙策为帝不利于江东地区的统一,会造成更严重的势力割据;其次追封孙策为帝将来孙策的后代就有权同自己的后代争夺统治权,为了后代有名正言顺的继承权,不能追封孙策为帝。

虽然孙策一手建立了东吴,但是在东吴的治理上孙策并没有下太多的功夫,以至于其实孙家的政权在东吴并不稳定,加上孙策个人原因孙家政权与江东本土势力相处得十分糟糕,这导致东吴的已经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势力割据。孙策重伤之后因为自己的儿子年龄太小不适合继位,因此孙策将东吴交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孙权的登位本就不符合礼法,因此江东割据的势力也会越发严重。孙策传位孙权不符合礼法,那么孙权追封孙策在礼法上也是不允许的,因此孙权没有追封孙策为帝。

若是孙权追封孙策为帝,不光是不合礼法,更是在告诉世人自己哥哥的儿子也是有争夺继承权的权力,一旦孙策之子拥有继承权利,那么曾经孙策的旧部无疑会开始拥立孙策之子,造成江东另一股割据势力,使江东变得更加不安定。不光这样,江东的继承问题也会随之成为一个未知数,因为孙策若是被追封为王,孙策之子就没有争夺继承的权力,若是孙策为帝,那么孙策的儿子就有名正言顺的继承权利,自己后辈的继承将会受到威胁。

孙权不追封孙策为帝,一方面是为了稳定江东地区,另一方面是为了稳定自己以及自己后人的统治地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09

孙策是孙权的哥哥,孙策于公元198年被封为吴侯,公元200年正式一统江东。

从某种角度来说,东吴的江山是孙策打下来的,因为孙权当家50多年,并未开疆拓土多少。那么孙权又为什么在称帝之后不追封孙策为帝呢?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样,孙策是有儿子的,如果说他追风孙策为帝,那么孙策的儿子就理所当然的有了继承皇位的资格。孙权也是有儿子的,他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来继承了。所以他只能追封孙策为王,来巩固自己的政权。

第2个回答  2019-12-09
“追封父破虏将军坚为武烈皇帝,母吴氏为武烈皇后,兄讨逆将军策为长沙桓王。”"追谥策曰长沙桓王,封子绍为吴侯,后改封上虞侯。"——《三国志
江东的基业大多是孙策打下的,孙策对于江东的建立有着无法磨灭之功,而孙权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尊敬,只是封他的孩子为侯,在道义上讲,孙权太过于吝啬了。但孙权有自己的考量。
孙权如若追封孙策为帝,必然造成一个极为麻烦的政治隐患,而这一系列的政治问题都需要谨慎的考量。
这里简单讲就是两个问题:其一,追封孙策为帝便等于是默认了“兄终弟继”的合法性。倘若孙权过世,皇位的继承人应该是孙权的两个弟弟,还是孙权的儿子?其二,若追封孙策为帝,孙策的子孙是否有继承皇位的合法权?
如果尊孙策为帝,那么孙策的儿子孙绍也就有了继承皇位的资格,东吴皇族权力分配也就变得纷繁复杂,很容易留下内讧的隐患。
孙权晚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储,孙权不得已,处死鲁王孙霸,废掉太子孙和,改立幼子孙亮。如果中间出现孙策的儿子加入太子之位的争夺,这无疑对东吴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孙权追封孙策为王,封孙绍为侯,可以“正名定本,使贵贱殊邈,然后国无陵肆之责,后嗣罔猜忌之嫌,群情绝异端之论,不逞杜觊觎之心;於情虽违,於事虽俭,至於括囊远图,永保维城,可谓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者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8-05
其一,孙策死的早,可以说是太早,英年早逝。他死的时候官位并不是很高,也没明确建立自己的帝王基业,虽然说给东吴打下了大好河山,但是这只是他作为一个臣子,一个将领应该做的。
其二,孙策不是孙权的父亲,他如果封了孙策为帝,那么他又该怎么封他父亲?相当于明自己的皇帝位子是“兄终弟及”,如果按“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孙权按理要把王位归还给孙策的子孙。所以孙权只是把他的父亲孙坚追封为帝。
其三,孙权治国提倡“俭”,一切繁缛习俗都从简处理,他不是单针对孙策,他对以往所有死去的祖辈们都一样,能简单处理就简单处理。不光对先人,他对当朝皇亲国戚以及重臣也是差不多的。
第4个回答  2019-08-06
江东的割据形式,在孙坚的时代没有解决,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后脱离袁术,统一江东。而孙策死后也让孙权继位,这种给成果,给地位的做法,是很伟大的,所以孙权很感激哥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