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横跨黄河的第一座铁索浮桥,怎么现在只剩下了四头铁牛?

如题所述

  没有人知道,横跨黄河天堑近2000年的蒲津桥是在哪一天彻底消失了。

  

  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西约13公里处的蒲津渡遗址,是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修建的“铁索连舟固定式曲浮桥”的遗迹。它是黄河上有史可考的第一座浮桥,位踞晋陕豫三省交界处的军事要冲,是从东北陆路进入关中地区的必争之地。

  

  从春秋开始,在黄河上架桥的尝试就没有停过,时毁时建,一直到明朝洪武年间。历史上秦始皇第三次出巡、唐玄宗两次到北都太原巡视,均是经由蒲津渡往返长安。

  

  蒲津渡遗址。

  在蒲津渡遗址我们看到的铁人、铁牛,比原来抬高了12米。毫无疑问,这是从地里面挖掘出来的。

  汉高祖刘邦定关中,魏太祖曹操西征马超、韩遂,隋文帝下河东,历史上诸多军事行动都在这里留下了架桥行军的记录。也许正因如此,蒲津桥遭遇的首先是连绵不绝的战火,在军事拉锯战中反复被拆毁、修复、又焚毁;然后是越来越频繁的水患――明清以后黄河频频改道,有时河沙淤积,有时洪水滔天。

  

  终于,在明后期的一次涨水之后,黄河主流向西边移去,淹没了位于西岸的四只大铁牛。原本依靠两边岸上的铁牛作为锚定船索的地锚,即便桥身毁损,浮桥也可以很快架设或修复;但这一次,桥废渡绝。

  

  1989年,山西省永济市的考古工作者在蒲州故城城西地下找到了东岸的四尊铁牛及所属文物,不仅确证了蒲津古渡、蒲津桥的地理位置和形态,也使这些铸造于唐代开元年间的珍贵文物得以重见天日。

  

  遗址中有铁牛四尊,各长3.3米,高1.5米,重约50?70吨。每条铁牛旁各有一铁人,高约1.9米,重约3吨。它们当时牵引横跨黄河两岸的吊桥,同时镇守黄河发生灾害。

  黄河大铁牛年代之久(迄今1300年)、体型之大(每头牛长3.3米,高1.7米)、分量之重(最重的牛47吨)、工艺之精、造型之好堪称中华瑰宝,是中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桥梁、冶金、雕塑史的贡献,是世界桥梁史上唯我独尊的永世无价之宝。

  更多山西文史掌故,欢迎继续关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