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女子容貌美丽,气质优雅端庄的诗句都有哪些

如题所述

1.《虢国夫人夜游图》

作者:苏轼

朝代:宋

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惊燕蹋飞龙。

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

译文:

这位佳人驾驭玉花骢马,淡妆多态。她骑在骏马上,身段轻盈,恍如惊飞的春燕。飞龙骏马骄驰在进宫的大道上,宛若游龙。为了抢先进入明光宫,杨家豪奴,挥动金鞭与公主争道,致使公主惊下马来,宝钗堕地。

2.《长恨歌》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译文:

唐明皇偏好美色,当上皇帝后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美女,却都是一无所获。

杨家有个女儿刚刚长大,十分娇艳,养在深闺中,外人不知她美丽绝伦。

天生丽质、倾国倾城让她很难埋没世间,果然没多久便成为了唐明皇身边的一个妃嫔。

她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六官妃嫔,一个个都黯然失色。

春寒料峭时,皇上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温润的泉水洗涤着凝脂一般的肌肤。

侍女搀扶她,如出水芙蓉软弱娉婷,由此开始得到皇帝恩宠。

鬓发如云颜脸似花,头戴着金步摇。温暖的芙蓉帐里,与皇上共度春宵。

情深只恨春宵短,一觉睡到太阳高高升起。君王深恋儿女情温柔乡,从此再也不早朝。

承受君欢侍君饮,忙得没有闲暇。春日陪皇上一起出游,晚上夜夜侍寝。

后宫中妃嫔不下三千人,却只有她独享皇帝的恩宠。

3.《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其一》

作者:黄庭坚

朝代:宋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沈为骨玉为肌。

暗香已压酴醾倒,只比寒梅无好枝。

译文:

水仙花只要有水就能开花可称得上一奇,它骨如沉香肌如碧玉。

暗香已经远远超过了酴醾,比起寒梅只是缺少好枝。

4.《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其二》

作者:韦庄

朝代:五代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译文: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应该在江南待到老去。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比天空还青,游人可以在有彩绘的船上听着雨声入眠。

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长得很美,卖酒撩袖时露出的双臂洁白如雪。年华未衰之时不要回乡,回到家乡后必定悲痛到极点。

5.《赠别二首》

作者:杜牧

朝代:唐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译文:

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

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5

1.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

2.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3.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4.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5.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6.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7.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8.冰肌自是生来瘦,那更分飞后­

9.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10.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11.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12.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13.届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14.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

15.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出处及赏析:

1、《西宫秋怨》-诗词正文

作者:王昌龄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2、赏析

由于王昌龄的籍贯、生卒年及其他重要的生平事迹记载不一,他的作品大都无法编年,因而,这一组《长信秋词》写于何时亦难以确知。

根据新旧唐书本传及近几年有关论著的推考,大致可知他的生年在公元六九〇至六九八年之间,卒年在七五七年前后,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三十多岁始登进士第。补秘书省校书郎,又以博学宏词登科,再迁汜水县尉。曾两次被贬,这组诗五首当写于天宝年间(742—756),第二次被贬之前。本诗为组诗的第一首。

“长信’’原是汉代宫殿名,太后所居。《三辅黄图》三记载:“长信宫,汉太后常居之……后宫在西,秋之象也。秋主信,故宫殿皆以长信、长秋为名。”

汉代雁门郡楼烦班况女、班彪姑,成帝时选入宫为婕妤,史称班婕妤。婕妤,是汉代女官名,武帝时设置。据《汉书·外戚传序》记载:“婕妤视上卿,比列侯”,地位很高。班婕妤曾被宠信,后为赵飞燕所谮失宠,惧谗主动请求到长信宫侍奉太后,成帝死后充奉园陵。乐府《婕妤怨》、《长信怨》均咏此事。王昌龄的《长信秋词》亦是与此有关的一组宫怨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