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谬赋值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请大神帮忙看看这道题

归谬赋值法是先假设蕴含式为假,然后在此假设下,用复合命题的真假与支命题的真假关系来推出某个或者某几个变项的真值,再带入推导出来的真值进行检验是否有矛盾的方法吗?
我圈出来的这道题,前件为真有三种情况,后件为假也有三种情况,无法进一步推导某一部分的真值,接下来该怎么操作呢?

归谬赋值法又称为简化真值表法,主要用来判定一个蕴含式是否为重言式。
该法的做题程序为:
首先,假设蕴含式为假,在其主联结词下面写上0.
其次,根据上述假设,先对前件赋值为真,对后件赋值为假,分别在前件下面协商1,在后件下面写上0;然后,基于五个真值联结词的运算规则,逐层赋值,为真的在联结词下面写1,为假的写0.直到每个命题变项都被赋值为止。
最后,如果根据赋值导致逻辑矛盾,说明假设错误,则命题公示是重言式;如果假设成立,不导致矛盾,则不是重言式。
例如:(p ∧ q → r) → 【 p → ( q → r)】
1 1 1 1 0 0 1 0 1 0 0
0
(ps:这里一提交后,就对不齐了,没办法说明一下。第一排第一个p下面是1,接下来是合取符号下面的1,接下来是q下面的1,然后是第一个箭头下的1,r下的是0,第二个箭头下的0,接下来额那个p的下面是1,第三个箭头是0,q下1.第四个箭头下0‘最后一个r下面0。第二排的0在第一个箭头下面,必须每一个都对齐)
由此可见当假设蕴含式为假时会导致矛盾,所以蕴含式不为假,则为重言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2
楼上只是解释了归谬赋值法的简单原理,并没有正面回答题主的问题吧,还有21个人赞是怎么回事....
按照书上提到的这应该是大于一种真值指派的情况,则需每种指派都出现矛盾才可以证明被判定公式不可能为假。
但看了两本书都没找到大于一种真值指派时应如何思路清晰的划分情况逐个推理,所以我也很困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