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招生怎么划分区域 法律有规定吗

如题所述

小学招生划分按照就近入学原则。

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 》规定:

第一条 合理划定招生范围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统筹下,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单校划片)。

对于城市老城区暂时难以实行单校划片的,可按照初中新生招生数和小学毕业生基本相当的原则为多所初中划定同一招生范围(多校划片)。优质初中要纳入多校划片范围。

片区划定后要相对稳定,确需调整时要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进行审慎论证。 

扩展资料

《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 》

第二条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组织实施小升初工作,严格实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提高学籍管理信息化水平,为小升初学生登记、随机派位及遏制学生无序流动等提供基础性保障。

单校划片学校采用对口直升方式招生,即一所初中对口片区内所有小学毕业生入学。多校划片学校,先征求入学志愿,对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初中,学生直接入学;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初中,以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学生。

随机派位工作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未在户籍所在片区小学就读的学生,如申请升入户籍所在片区初中,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受理、审核,统筹安排就学。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办、民办学校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公办学校不得以各类竞赛证书或考级证明作为招生入学依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3

小学招生划分按照就近入学原则。

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 》规定:

第一条 合理划定招生范围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统筹下,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单校划片)。

对于城市老城区暂时难以实行单校划片的,可按照初中新生招生数和小学毕业生基本相当的原则为多所初中划定同一招生范围(多校划片)。优质初中要纳入多校划片范围。

片区划定后要相对稳定,确需调整时要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进行审慎论证。 

扩展资料:

教育部:重大城市今年100%小学就近入学

教育部昨天发布《关于做好2015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今年重大城市100%的小学实现划片就近入学。同时,学生学籍一旦进入正常招生程序进入学校,其他学校不得任意调取其学籍。

划片初中90%生源就近入学

《通知》要求各个城市要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实行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加快实现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其中,就近入学压力较大的各重点大城市,包括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所有县(市、区),要于2015年实现划片就近入学。

100%的小学实现划片就近入学,原则上每所小学全部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

数据显示,2014年北京市小学就近入学比例为92.26%,初中就近入学比例为77.64%。今年2月10日,北京市教委已要求今年北京市100%小学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初中实现划片入学。

教育部要求,各城市要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城区,推广热点小学、初中多校划片,合理确定片区范围,缓解“学区房”问题。

各片区内热点小学、初中招生名额占该片区招生总名额的比例,片区间要大致相当。此外,还要整体设计小学入学、小升初及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办法,努力实现过程公平。

学籍进入学校禁任意调取

《通知》要求,各城市的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片区调整、多校划片操作时,要邀请各相关方面代表参与。

要求全面应用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组织小学入学、小升初工作。学生学籍经正常招生程序进入学校后,其他学校不得任意调取其学籍。

学生学籍确需在区县内学校间调取的,须通过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区县间学校调取的,须通过市级教育行政部门。

此外,《通知》要求教育部门开通举报电话,设置网上举报方式,同时将划片情况、学校信息、招生办法、招生过程、招生结果以有效方式向社会公布。

须第一时间回应社会关切

《通知》要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专项工作直通网络,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通气、协商和处置,确保学生及时入学升学。

还要协调公安、应急等部门制订招生入学工作预案,成立应急小组,建立会商协调机制,快速稳妥处置突发事件,确保平稳招生,平安入学。

教育部要求,各地要直面矛盾,第一时间回应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热点事件,讲清楚真相和原因,澄清一些不实信息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努力缓解化解家长焦虑情绪。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教育部:重大城市今年100%小学就近入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4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
教基一厅[2014]1号

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省、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
  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以下简称入学工作)关系千家万户,备受人民群众关注。由于重点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分布尚不均衡,群众需求多元,调整需要时间,仍不同程度存在义务教育择校问题,影响了社会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程度,不利于和谐稳定。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现就进一步加强直辖市、副省级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下简称重点大城市)入学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重点大城市入学工作的目标任务
  2014年各重点大城市应制订完善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方案。到2015年,重点大城市所有县(市、区)实行划片就近入学政策,100%的小学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
  逐步减少特长生招生学校和招生比例,到2016年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初中学校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应降到5%以内。没有特长生招生方式的省份不再增设该方式。
  到2017年,重点大城市95%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5%以上的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组织考试及与入学挂钩行为得到杜绝,与择校有关的乱收费得到根治。
  已经实现上述目标的城市要进一步巩固提高。
  二、进一步纠正影响重点大城市入学工作的违规行为
  不得违反《义务教育法》免试规定。入学工作禁止组织笔试、面试或任何变相形式的考试、考核。各重点大城市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较高,入学报名工作要在网上进行,要充分发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
  不得抢夺生源和举办相关培训班。要纠正个别学校以各种学科类实验班名义招生的行为。禁止初中从小学各个年级选拔学生进行“特殊”培养,变相抢夺生源,破坏正常教育生态的行为。任何学校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各种培训班选拔生源。
  保持治理择校乱收费高压态势。巩固治理乱收费成果,防止反弹。坚决查处个别学校收取择校费的行为,坚决切断收取择校生与获得利益的联系。特别要治理通知家长到指定单位缴纳各种名义的择校费的行为。择校生或小升初不按规定入学的学生不得享受优质高中到校指标。
  三、加强重点大城市入学工作的组织领导
  制订工作方案。各重点大城市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确定总体及阶段性目标,制订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工作方案要突出重点地区,着力聚焦主城区择校问题;突出热点学校,着力控制并逐步缩减一些名校、热点学校的择校生比例;突出重点时段,提前做好入学工作预案和政策解读工作;突出重点学段,在抓好就近入学的同时,特别抓好前期的规划、规范与引导。
  狠抓工作落实。各重点大城市要将入学工作纳入教育综合督导,作为衡量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的重要指标,建立全方位、经常化的督导检查机制,把评价考核与表彰奖励、行风评议、政绩考核紧密联系起来。要不定期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坚决查处违法违纪违规行为,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责任,进行通报和曝光,发挥专项治理的警示作用。
  各重点大城市相关工作安排及责任人、联系人名单、详细联系方式请于2014年3月底前报我部基础教育一司。
  联系人:陈东升
  电话:010-66096451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教育部办公厅
2014年1月28日
----------------------------------------------------------------------------
教育部要求19个大城市尽快制定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方案

  继年初《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后,教育部将工作聚焦19个大城市,日前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2014年制定完善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方案。据悉,这19个重点大城市是指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这些城市的义务教育招生入学问题更受关注。
  《通知》明确要求,2014年各重点大城市要在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方面采取切实举措,标本兼治,破解择校难题。到2015年,19个大城市所有县(市、区)实行划片就近入学政策,100%的小学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逐步减少特长生招生学校和招生比例,到2016年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初中学校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降到5%以内。没有特长生招生方式的省份不再增设该方式。到2017年,19个大城市95%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5%以上的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组织考试及与入学挂钩行为得到杜绝,与择校有关的乱收费得到根治。《通知》强调,已经实现上述目标的城市要进一步巩固提高。
  《通知》要求,进一步纠正影响19个大城市入学工作的违规行为。一是不得违反《义务教育法》免试规定。入学工作禁止组织笔试、面试或任何变相形式的考试、考核。19个大城市入学报名工作要在网上进行,要充分发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二是不得抢夺生源和举办相关培训班。纠正个别学校以各种学科类实验班名义招生的行为。禁止初中从小学各个年级选拔学生进行“特殊”培养,变相抢夺生源,破坏正常教育生态的行为。任何学校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各种培训班选拔生源。三是保持治理择校乱收费高压态势。巩固治理乱收费成果,防止反弹。坚决查处个别学校收取择校费的行为,坚决切断收取择校生与获得利益的联系。特别要治理通知家长到指定单位缴纳各种名义的择校费的行为。择校生不得享受优质高中到校指标。
  《通知》要求建立教育部和19个大城市之间联动工作机制,19个大城市相关工作安排及责任人、联系人名单、详细联系方式须于2014年3月底前报教育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