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35回36回简介 300字左右

每回150字左右

1、第35回:玄德南漳逢隐沧 单福新野遇英主

刘备于蔡瑁的埋伏下逃脱,跃马过檀溪,逃亡的路上来到了司马徽的草堂,司马徽隐晦地透露出当世两大隐士,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但又不肯明示,令刘备摸不着头脑。

赵云一直追寻刘备到草堂,两人告辞司马徽回新野。新野城外徐庶假称单福唱出的一首歌吸引了刘备的眼光,做了刘备的军师。

不久,曹操派曹仁、李典为大将,率大军攻打新野。先头部队吕旷吕翔发动第一轮进攻,却被赵云张飞先后击败斩杀。

曹仁得知前方战败,吕氏兄弟阵亡。一怒之下就要全军进攻。李典劝曹仁说:“吕氏兄弟轻敌战败,不能轻举妄动,应该告知曹操派大军支援。”

但是曹仁不听,认为新野小地方不用曹操大军出动。两人争持不下,李典提出曹仁去攻城的话,自己带一支部队留守樊城。曹仁不肯,说李典不和他一起去的话就是想造反,李典无耐,只好和曹仁一起率领全军进攻新野。

2、第36回: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曹仁损失两将,星夜渡河,来伐新野。单福早有准备,布阵对敌。曹仁布下“八门金锁阵”,自以为无人能破,哪知单福了如指掌,曹仁大败。

曹仁夜袭军寨,又未成功。刘备大获全胜,喜收义子。 曹操听说曹仁述说,为刘备出谋划策之人名叫单福。又听程昱介绍,单福本名徐庶,才智出众,曹操想要召来徐庶,遂使用奸诈手段。

曹操命人来接徐庶母亲,本欲以此骗来徐庶。但徐母是大义之人,曹操只能假托徐母之言。徐庶看信,泪如雨下,为救老母,徐庶决定去见曹操。

刘备仁德,程程相送,刘备立于林畔,因树木阻隔,尽伐此林,目送徐庶,这感动了元直。为报知遇之恩,徐庶推荐孔明,“卧龙先生”终被引出。徐庶荐了孔明,又害怕孔明不肯出山辅助刘备,亲自去见孔明,才去许昌。

司马徽前来拜访刘备,对刘备叙述了诸葛亮的才能。刘备带领关羽、张飞前往隆中,适逢诸葛亮出游,只得返回新野。几日后,刘备又前往隆中拜访,遇到诸葛亮之弟诸葛均,诸葛均告诉刘备说诸葛亮行踪不定。

扩展资料:

该两回主要人物:

1、刘备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所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

但因其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到了海内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谦、刘表等放弃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基业,而是选择将自己的领地徐州、荆州让给刘备统领。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2、徐庶

徐庶(xú shù)(生卒年不详),字元直。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并仕于曹魏。

徐庶本名徐福,为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拜师求道。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来往密切。

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徐庶南下时因母亲被曹操所掳获,徐庶不得已辞别刘备,进入曹营。

后来此事被艺术加工为“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等歇后语,被广为流传。而徐庶也成为孝子的典范被加以称赞。魏文帝时,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徐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隐沦 徐庶新野遇英主
刘备在荆州,代替生病的刘表主持召开会议.将军蔡瑁想就其间杀死刘备.刘备逃到了檀溪.走投无路之际.那的卢马竟一跃过了河,救了刘备.刘备走着走着,遇到了一个牧童.牧童把他带到了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宅子.两人相识.后来刘备回城.看到一个人在大路上唱歌,歌词的意思大致就是自己有能力却没遇到好主子.刘备觉得这个人能用.就让他作为自己的军师.这个人就是后来推荐诸葛亮的徐庶.因杀人改名单福跟着刘备打天下.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这一回说的是刘备和曹操发生了冲突,樊城的曹仁将军带着兵马来取新野和刘备的首级,但是被徐庶用计打败.反让关羽取了樊城.消息到了许昌,曹操很惊异.这刘备何时有了这样大的能耐.手下的谋士程昱听了曹仁的描述.知道了单福是徐庶.就怂恿曹操把徐庶的母亲接到许昌.模仿徐母的笔迹写了封信给徐庶.徐庶接到信后和刘备告别.但是却又回头告诉了刘备.南阳有诸葛亮.旷世奇人.就有了后来的三顾茅庐.而徐庶.到了许昌见到母亲,其母羞愤自尽.徐庶也发誓.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计.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