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的生平轶事是什么

如题所述

高尔基(1888--1936),苏联 作家 。原名阿列克塞·马可西莫维奇·彼施科夫,出生于卞诺夫戈罗德(现称高尔基市)一个木工家庭。

高尔基的父亲是个木匠,母亲是染房主的女儿。他4岁时父亲就去世,此后跟着母亲到外祖父家生活。外祖母很喜欢高尔基,经常给他讲童话和神话故事,就引起了他对文学的兴趣。高尔基9岁入小学,但不久因外祖父家失火破产而辍学,从此便开始了艰苦的劳动和流浪生活。

最初他在皮鞋店当学徒,后来在一个绘图师家中学手艺。由于受不了绘图师的虐待,又到一个轮船上当冼碗上。轮船上一位叫斯默利的厨师很爱读书,对高尔基的影响很大。后来高尔基还当过售货员,捕过鸟,贩卖过神像。

1884年,16岁的高尔基怀着读书的愿望,到喀山想上大学。但是残酷的现实使他完全失望了。他明白了象自己这样的贫苦人,上大学是不可想象的。于是仍到贫民窟和码头上艰辛度日,进入了生活的大学。他目睹了码头工人和流浪汉的悲惨命运,更进一步认识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1888年高尔基漫游回到卞诺夫戈罗德。1891年,他又一次漫游俄罗斯。这两次漫游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892至1898年为高尔基创作的早期。这个时期的作品分两个方面;一是 浪漫主义 作品,主要有《马加尔·楚德拉》、《伊席吉尔婆婆》,和《鹰之歌》。

《伊席吉尔婆婆》由三个故事组成,描写了三个人物形象,提出了人应该怎样生活,什么是英雄的问题,答案是只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生活得有意义,才是真正的英雄。《鹰之歌》描写了鹰和蛇的形象。

鹰象征英勇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蛇象征苟且偷安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和民粹派等。另一方面是现实主义作品,主要有《因为烦闷无聊》、《马尔华》和《切尔卡士》等。这些作品揭露和批判了剥削阶级的腐化堕落,反映了工人、·农民和流浪汉的痛苦生活与悲惨命运。

第一次革命时期,高尔基思想上经过探索接受了 马克思主义 ,创作上形成了社会主义 现实主义 的创作方法。

1905年他积极参加革命,为武装起义筹备经费。这个时期的主要创作有:散文诗《海燕之歌》、长篇小说《福玛·高尔杰耶夫》、《三人》和《母亲》,戏剧《小市民》、《底层》和《避暑客》等。《海燕之歌》歌颂了革命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母亲》是高尔基的代表作,也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之作。内容分两大部分,第一部描写了马克思主义工人小组的出现,革命由经济斗争走向政治斗争的过程:第二部描写了党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工人革命家和革命母亲的形象,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在党的领导下。从自发走向自觉的革命斗争:同时也表现了工农联盟的重要性。

在两次革命之间,高尔基于1907年参加了在伦敦召开的党代表大会,会见了列宁。他对知识分子的叛变行为和文学中的颓废主义现象进行了斗争。他思想上也曾有过错误认识,由于列宁的帮助,很快使得到了纠正。这个时期的作品主要有《意大利童话》、 《童年》 、《人间》等。

十月革命 后,高尔基主编了《俄国的成就》、《世界文学》等杂志和丛书。1921年因病出国疗养。1928年回国后,他积极参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下很多文化组织工作。

1932年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1934年他主持召开宁全苏联第一届苏维埃作家代表大会,被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有 《我的大学》 。 《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和特写《列宁》等。

高尔基是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在苏联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扩展资料

后世纪念

在莫斯科市中心卡恰洛夫街6号门前钉着一块牌子:“马克西姆·高尔基于1931年至1936年曾在这里住过。”这是一栋灰色的两层楼房,原来是俄国富翁里亚布申斯基的私宅。

1931年5月,高尔基从意大利返回祖国,政府把这套住宅拨给作家使用。高尔基本人并不喜欢这座现代派建筑,其建筑外形及内部富丽堂皇的装饰都与作家的爱好格格不入。

只是考虑到政府的关心,他才住了下来。高尔基的最后5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1965年5月28日,高尔基故居被定为纪念馆,正式接待参观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玛克西姆·高尔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8-23
高尔基
(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出身贫苦, 幼年丧父,11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 “社会”大学的课堂。他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